[发明专利]一种协作网络安全传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0103.8 | 申请日: | 2013-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生;周雯;李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W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5150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作 网络安全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协作网络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如果前一帧使用直达链路进行数据通信,则进入步骤S2;如果前一帧使用中继链路则进入步骤S3;
S2:估计当前帧直达链路的信道参数,判断直达链路能否提供安全通信,如果是,则直达链路分支驻留,进入步骤S4;反之进行分支切换,估计当前帧中继链路的信道参数,进入步骤S4;
S3:估计当前帧中继链路的信道参数,判断中继链路能否提供安全通信,如果是,则中继链路分支驻留,进入步骤S4;反之进行分支切换,估计当前帧直达链路的信道参数,进入步骤S4;
S4:源节点通过所选分支向目标节点传输数据直至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源节点通过所选分支向目标节点传输数据包括:
当所选分支为直达链路时,源节点通过直达链路在一个时隙内向目标节点传输数据;
当所选分支为中继链路时,源节点通过中继链路在两个时隙内向目标节点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直达链路或中继链路能否提供安全通信的方式为:
主信道与窃听信道信噪比之比是否大于给定的门限,如果是,则判定前一帧所用分支能提供安全通信;反之则判定前一帧所用分支不能提供安全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直达链路所述主信道与窃听信道信噪比之比为:
其中,hSD、hSE分别表示源节点S与目标节点D和窃听节点E之间的信道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1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过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