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底痕迹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9686.2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5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奎;尹志勇;尹军;武琼;王富平;段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G03B17/55;G03B15/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底 痕迹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车底痕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移动设备,所述可移动设备与控制端相连,所述可移动设备在所述控制端的控制下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在所述可移动设备上设置有“工”型滑槽;
摄像设备底座及安装于所述摄像设备底座上的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底座安装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滑槽上,所述摄像设备底座能够沿所述滑槽进行移动,所述摄像设备底座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可移动设备和所述摄像设备相连、用于使所述可移动设备和摄像设备正常工作的电源、供电电路和散热器;
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设置于中心区域的照相机以及至少一圈围绕所述照相机的环状光源,所述不同圈的环状光源发出的光线波长有区别;
所述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摄像设备的照相机和环状光源相连,所述环状光源在所述控制端的控制下点亮,所述控制端同时控制环状光源的亮度,所述照相机在所述环状光源点亮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痕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包括五圈围绕所述照相机的环状光源,所述环状光源从内向外依次为白光灯、荧光灯、红光灯、绿光灯和蓝光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痕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分别向所述可移动设备、所述摄像设备的照相机和环状光源传输控制命令。
4.一种车底痕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搭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痕迹检测装置;
S2:控制端控制可移动设备在车底进行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间断移动,在所述可移动设备固定时,首先使用白光灯对上述车底区域进行照射,当发现存在疑似痕迹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环状光源点亮,在每一个环状光源点亮时,通过供电电路改变光源的光照强度,使每一个环状光源的光照强度至少分为3个等级;
S3:所述控制端控制照相机对所述痕迹进行聚焦,所述照相机拍摄所述车底痕迹图像并传输给所述控制端进行预览,所述控制端选取车底痕迹清晰度最高的一张图像进行保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底痕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所述控制端控制照相机在不同波长不同强度光源的照射下对所述痕迹进行聚焦,所述照相机拍摄所述车底痕迹图像并将所有痕迹图像传输给所述控制端;
S32:控制端通过图像的清晰度评价图片质量的高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21:将拍摄的所述痕迹图像运用基于点锐度的清晰度算法进行评价,得到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痕迹图像的第一评价结果其中,i=1、2、…、n,所述n=5;
S322:将步骤S321处理过的痕迹图像运用基于梯度结构相似度的清晰度算法进行评价,得到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痕迹图像的第二评价结果
S323:将步骤S322处理过的痕迹图像运用基于二次模糊的清晰度算法进行评价,得到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痕迹图像的第三评价结果
S324:计算最终评价指标,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KEAV、KReBlur和KNRSS分别代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权重;
S33:选择TNER计算结果最大的一张图片进行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96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载型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投币式电动擦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