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线隧道基底病害预制桩梁板整治技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69246.7 申请日: 2013-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3276645A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发明(设计)人: 郑余朝;仇文革;张俊;杨天春;冯冀蒙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E01B37/00 分类号: E01B37/00;E01B2/00
代理公司: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代理人: 张澎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既有 隧道 基底 病害 预制 桩梁板 整治 技术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适用于隧道大范围、严重底部病害整治问题。

背景技术

铁路隧道底部是轨道的基底结构,基底结构的坚实稳固是保证轨道良好状态的首要条件。既有线隧道底部由于结构耐久性设计薄弱,排水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缺陷、质量差,日常养护维修不到位,以及隧道底部受到列车反复动力、地下水侵蚀等方面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基底出现开裂、破损、下陷、向两侧外挤以及翻浆、冒泥等现象。这些病害都会造成轨距偏差,钢轨及接头断裂。长此以往,对铁路运营和乘客的舒适性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如何实现对既有线隧道底部病害进行安全快速有效地整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稳定基床,消除轨道不利变化。目前对隧道底部病害整治方法主要有:道床翻修、道床基底换填、道床基底压降等。

道床翻修:工作量较大,修复较慢,扰动较大,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道床基底换填:该方法的特点是施工简单,快速,对列车的正常运营影响小,但是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具体来讲,当基底的基础层厚度较大时,换填量也相对较大,并且基底边坡开挖还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从经济性和安全性这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的话,对基础层较深的隧道采用该方法就显得不太适合,而该方法较适用于基底粘土层深度为2.0—5.0m的隧道。

道床基底压浆:该注浆加固技术主要是指先在地面上修建注浆平台,并由平台位置外向下钻孔直至设计要求的深度。然后插入注浆管以静压注浆的方式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该方法施工简单、方便、快捷,能有效提高地层的强度,但在地下水系发育的地段上加固效果较差。

对隧道病害采取以上加固措施以后,经过长期的观测,对隧道病害的发展速度有了一定的缓解,加固措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隧道病害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裂缝数量会继续增加,裂缝开裂的宽度也在缓慢地加大,其开裂的长度也有发展。若干年后,隧道病害会旧病复发,不得已需要再度整治,影响交通,增加隧道维护费用。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运营隧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隧道结构隐蔽性强,加上现有检测手段的限制,隧道病害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只能随着整治施工的深入逐渐暴露。因此,国内铁路运营的长远发展,必须从彻底根治既有病害隧道,使病害治理从现有的盲目性和局部突击性向系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隧道基底病害整治工法体系。

发明内容

鉴于既有方法的种种弊端,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既有线隧道大范围、严重底部病害情况下安全快速有效施工难题,且施工过程中尽量缩减工期,减少对运营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

1)根据需要尺寸,在洞预制所需桩、梁和板预制成品;

2)采用约束梁架空线路,根据梁的安放位置对被整治隧道基底下的土层进行切割掏槽,为梁准备放置空间;

3)在2)的基础上,在掏槽中按桩的布置要求进行竖向钻孔,钻孔深入基岩至少40cm,随后清洗桩孔并埋入预制桩,进行灌浆作业;

4)待预制桩填充浆液的强度达到10Mpa后,将预制梁架设在桩之上,铺上预制板,恢复道砟及线路。

本发明要求桩、梁和板都采用洞外预制,材料、尺寸以及养护等方面都有保证,成品质量高,经久耐用。采用桩梁板预制技术,可实行集中批量生产,可以减少洞内施工时间,缩短工期,减少对运营的影响。预制桩梁板施作过后,后期维护相对容易。预制桩梁板整治技术具有实用、快速、安全、易修复、病害治理彻底的特点。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桩、梁和板实行洞外集中预制生产,质量有保障,减少病害再发率,具有较高生产速率和作业自由度。

(2)实践证明,采用预制桩梁板整治技术后,轨面稳定、恢复快,养护时间少及工作量少,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具有施工方法简单,施工效率高,再修复可操作性强,对环境干扰小等优点,适用于既有线隧道底部病害工程的整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梁和桩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Ι-Ι横断面布置图

图3为图2中II-II剖面图

图4为图3中III-III剖面图

图5为图3中IV-IV剖面图。

说明:图中1为梁(梁结构),2为桩(桩结构),3为板(板结构),④金属垫片为专利内容所添加的隧道底部病害整治措施结构,其余部分均为铁路隧道中原有的工程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9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