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门联锁限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8362.7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希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 | 分类号: | E21F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门 联锁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风门联锁装置,特别是限位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贵州,号称“西南煤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产煤省,也是煤炭输出主要省区之一。在这片风景迤逦的山地下面,闪动着希望之光的煤炭,它为贵州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为当地人改变生活提供了资本。同时,贵州煤矿也伴随着低生产率、高事故率、高死亡率的称号。
由于贵州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变化较大,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多数的产煤地方均为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因此对贵州煤矿的管理必须配备足够相关的安全技术人员及安全装备。实施安全管理、安全装备到位,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摘掉贵州煤矿低生产率、高事故率、高死亡率的“帽子”的称号。
目前,煤矿生产中为了避免因矿井漏风、串风等一系列通风不良问题引起的井下作业点瓦斯积聚,通常采用风门联锁的形式来保障通风安全,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门联锁限位装置,能够有效起到风门联锁的作用,而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门联锁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放置的外管,外管里有内管,内管顶端与钢丝绳相连,钢丝绳经过天轮与风门连接;两个 外管之间有限位摆锤。
所述外管和内管均为钢管。
所述限位摆锤包括摆臂和锤头,锤头为一球缺,其底面直径大于两个外管间的间距。
所述风门联锁限位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杠杆原理衍生而来。两个外管固定在两扇风门之间的巷道壁上,其中的两个内管分别通过钢丝绳与两扇风门连接,内管可以在外管内上下滑动。当其中一扇风门打开时,风门牵拉钢丝绳将内管提起,内管顶端撞击限位摆锤的锤头,锤头带动摆臂旋转倒向另一个内管上方,起到了阻挡作用,这样一来另一个内管无法被提起,与其相连的风门也无法打开,达到了联锁控制的作用,即被联锁的两扇风门不能同时打开。
本发明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效果佳,提高了煤矿的通风效果,为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
本发明制造成本低廉。其使用的材料非常普遍,就是日常工作中使用的钢管、天轮等材料,加工成本很低,制造工艺简单。可以利用生产中产生的边角料进行加工。
本发明安装、维护简单。联锁装置只需要打眼固定在风门中间巷道一侧即可,风门损坏或其他原因需要维修时,可将联锁装置的两个内管逐个提出,风门联锁失效,当风门维护完毕后,只需要将两个内管放回原相应位置即可,风门联锁恢复。
本发明联锁效果佳。相对纯粹的钢丝绳风门联锁装置而言,本发明优势非常明显,原来的风门联锁装置是采用单根钢丝绳来实现联锁,由于钢丝绳具有弹性形变的特性,钢丝绳长度越长,风门联锁效果越差,井下现场出现过一道风门打开后,另一道联锁风门还能同时打开0.5-0.8m的距离,造成风流不稳定因素,严格的来讲风门联锁装置是失效的。而本发明投入使用后,在现场实验过程中,将一道风门打开后,另一道联锁风门最多能同时打开0.1-0.3米的距离,对风流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风门联锁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门联锁发挥作用时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风门联锁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放置的外管1,外管1里有内管2,外管1和内管2均为钢管,外管1通过钢板和螺栓固定在巷道壁上。内管2顶端与钢丝绳3相连,钢丝绳3经过天轮4与风门连接。两个外管1之间有限位摆锤5。限位摆锤5包括摆臂6和锤头7,锤头7为一球缺,其底面直径大于两个外管1间的间距。限位摆锤5的锤头7位置高于外管1顶端。摆臂6的一端固定在钢板上,其可带动锤头7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8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力蹦极式蹦跳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耳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