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池塘、湖泊、市政水池以及其它水体的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8009.9 | 申请日: | 200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W.R.托尔马希;G.A.库德尔纳;T.J.奥布里特施;J.J.布勒思;C.M.辛尼奥尼夫;L.J.韦伯;J.L.岑特;R.J.克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多拉环保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6 | 分类号: | C02F1/7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池塘 湖泊 市政 水池 以及 其它 水体 水循环 系统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80012848.4、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4月9日、发明名称为“用于池塘、湖泊、市政水池以及其它水体的水循环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池塘、湖泊、市政水池以及其它水体的水循环系统的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用于相对较大和较深水体(其中会周期性地产生大波浪)的这种循环系统的领域。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诸如市政水池或类似水池和容器中的较小和较浅水体的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一组改进具体应用于会产生大波浪(例如,4-6英尺高或更高)的较大和较深水体。那么用于这种水体的漂浮在水表面上的循环系统必须垂直升高每一波浪的高度并且通常必须非常快速地完成上述(例如,在几秒或更短时间内)。通常的循环系统具有附连到漂浮于表面上的漂浮平台的抽吸软管。该软管向下延伸入水体(例如,20-50英尺或更深),并且可具有3英尺级别的直径。在操作过程中,这种循环系统从抽吸软管向上抽取大体积的水,并且当漂浮平台随着每一波浪升高时,所附连的抽吸软管也必须随其升高。
在一些上述循环系统中,理想的是通过提供入口邻近软管的水平板或其它结构来控制被抽吸到抽吸软管底部的水的方向和水平。但是会出现问题,即当软管随波浪升高时,软管中大体积的水不能快速从软管的受限底部或入口反向流出。结果,当漂浮平台随着每一波浪升高并且试图向上拖拉与其一起的装满水的非常重的软管时,巨大应力施加到系统的漂浮平台和软管上。在极端情况下,应力可损坏或甚至破坏漂浮平台以及系统的软管和其它部件。如上所述,导致这种系统中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软管中的水柱不能足够快地从软管的受限底部流出,尤其是在具有大约每秒4-6英尺或更高浪峰的巨浪中。
对于这种循环系统而言,会产生高和大波浪的较大和较深水体在漂浮配置方面也会存在问题。也就是,一些系统具有基本刚性附连到从系统中央平台向外延伸的细长臂的浮体。浮体通常从臂端向下延伸,并且通过使其臂位于水表面上而起到悬挂或支撑平台的作用。在具有小波浪的通常情况下,这种浮体配置工作良好,原因是对于水而言具有足够的围绕浮体移动的时间而不将任何侧力施加到臂上。但是,当产生大风或其它因素时,上述波浪会变得非常高和猛烈。在这些情况下,会存在由水推压它们而施加到浮体上的较大力。之后浮体上的侧力转变成细长臂(牢固附连到浮体)和平台上的切向力或扭力。浮体臂的上述扭曲最终使其到达破损点。在极端情况下,侧力甚至会折断或另外损坏上述臂,这样它们不能支撑平台正常地位于水面上。
本发明的其它改进特别适用于市政引水池或其它水池。适于饮用水的这种水池或其它容器具有独特的需求和要求。例如,希望水池中的所有水彻底或均匀混合,这样基本不存在包括于任意角落中以及沿着水池的壁和底面的死点。这种混合优选由循环系统快速完成,并且在操作延续期间仍保持如此。还希望将循环系统配置成容易和快速地将诸如氯气和氯胺的消毒剂注入循环水中。
考虑到这些和其它问题以及希望的性质,对本发明进行了适应性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对用于池塘、湖泊、市政水池以及其它水体的水循环系统各方面的改进。
在一套改进中,在抽吸软管入口处设置改型的水平板,该抽吸软管从漂浮平板悬挂并进入水体内一定深度。在第一配置中,板构件具有枢轴固定到彼此的两部分。当水体相对平静时,上述两部分通过浮体偏置以便彼此水平对齐。水平延伸的板部分邻近软管底部并起到将引入水基本水平引导到软管内的作用。以该方式,上述板以及其水平延伸的部分基本控制或限制抽吸到软管内的水深。
在具有大浪的相反情况下,当漂浮平台和所附连的软管随着波浪升高时,板部分可理想地朝向彼此和垂直平面向下进行折叠或皱缩。在该方面,从快速升高软管流出的水将克服板部分上浮体的向上的力,并且将使得上述部分朝向彼此皱缩。在极端情况下,流出水的上述力将把板部分折叠到一起,以便基本在垂直平面上邻近彼此延伸。在完成上述后,当软管随着波浪升高时,如果任意阻力施加到从软管底部流出的水柱上,那么板部分处于完全打开的位置或提供稍微折叠的位置。这样,在巨浪情况下将作用到循环系统的漂浮平台、软管或其它部件的应力和损坏最小化。
在第二配置中,板构件具有若干在它们的基部枢轴固定到周围圆环的盘形部分或三角形部分。与第一配置相比,当漂浮平台和所附连的软管随着波浪升高时,上述三角形部分向下远离彼此而不是朝向彼此折叠或皱缩。此外,第一和第二板配置基本以相同的方式操作,以获得所希望的基本相同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多拉环保公司,未经美多拉环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8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