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67608.9 | 申请日: | 2013-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64 | 分类号: | B65G47/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流水线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来说是用于衔接两条流水线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流水线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搬运机械,又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流水线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具体生产中还可能涉及多到生产线,这些生产线一般高低设置,当高层生产线上的产品要流入到低层生产线上,或者低层生产线上的产品要流入到高层生产线上时,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搬运,这种方式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衔接高、低生产线的连接装置,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工作台,所述通过工作台与支持架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做升降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沿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前进、后退中一种或者两者运动的运输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旋转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外壁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旋转管通过第一旋转装置驱动旋转;-升降杆,其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升降杆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旋转管内部,所述升降杆的外壁至少部分设有与所述旋转管内壁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管外壁的第一从动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轮,以及连接所述传动轮的传动带,所述传动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每根第二传动轴均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辅助支撑件连接,所述至少一根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旋转装置驱动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旋转装置为第二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能够正转和/或反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台上的运输机构将工件运输到工作台上方后停止运动,此时升降机构将工作台从一条生产线升或者降到另一条生产线,再启动运输装置,运输该工件,以实现工件从一条生产线运输到另一条生产线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优化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2-传动带;4-传动轮;6-第一从动轮;8-第一电机轴;10-第一主动轮;12-第一电机;14-支撑架;16-旋转管;17-升降杆;18-工作台;20-辅助支撑件;22-第二传动轴;2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14,支撑架14上方设有工作台18,工作台18与支持架之间通过用于驱动工作台18升降的升降机构连接,在本发明中,升降机构包括空心管状结构的旋转管16,其外壁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4上,其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旋转管16内部设有一端伸出的升降杆17,升降杆17伸出端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8上,该升降杆17上还设有与旋转管16内壁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该发明的支撑架14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上设有第一电机轴8,第一电机轴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10,第一主动轮10与固定连接在旋转管16外壁的第一从动轮6啮合。
工作时,第一电机12转动,通过第一电机轴8带动第一主动轮10旋转,从而驱动第一从动轮6转动,第一从动轮6的转动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旋转管16的转动,因为旋转管16的垂直位置不变,通过螺纹副,将转矩转化为推力,将旋转管16的转动转换为升降杆17的垂直运动,从而实现工作台18的升降。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中工作台18及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运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轮4,以及连接传动轮4的传动带2,传动轮4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2,每根第二传动轴22均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8上的辅助支撑件20连接,至少其中一根第二传动轴22通过第二旋转装置驱动旋转。在本发明中,第二选择装置为第二电机24。
工作时,第二电机24旋转,驱动第二传动轴22转动,带动其中一根传动轮4转动,使得传动轮4上的传动带2随之转动,对工件进行运送,该第二电机24可正、反转,便于实现不同流水线沿不同方向运输,进一步节约了流水线的空间。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7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性锌配合物的用途
 - 下一篇: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