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的平移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66582.6 | 申请日: | 2013-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奎 |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平移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建筑物的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托架体系包括千斤顶、支撑柱、支撑杆、水平连系杆、剪刀撑、植筋、筏板,千斤顶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撑柱顶部的预埋钢板,支撑柱采用直径为200~250mm的钢管,钢管厚度为10~12mm,相邻支撑柱之间设置支撑杆,支撑杆采用直径为25~30mm的钢管,相邻框架柱下支撑体系通过水平连系杆和剪刀撑连成一个格构柱,水平连系杆和剪刀撑均采用角钢,支撑柱通过植筋与筏板连接,植筋采用M18锚栓,筏板作为反力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施工步骤包括:
(1)安装框架柱下临时支撑
框架柱下临时支撑采用工字钢;
(2)切割框架柱
采用新型无振动直线切割设备对框架柱进行切割,框架柱切割位置在筏板基础以上1.3~1.5m处;
(3)安装托架体系
支设支撑柱,在筏板上部进行植筋将支撑柱固定在筏板,支撑柱之间焊接支撑杆,相邻框架柱下支撑体系之间设置水平连系杆和剪刀撑,形成水平稳定体系;
(4)安装千斤顶
每根框架柱下面按对称形布置千斤顶,千斤顶轴线位置离框架柱边缘的距离为300~350mm;
根据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为便于顶升精度的控制,把每个框架柱的千斤顶分为一组,每组配备一台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框架柱中心位置,根据力和位移信号,由主控室的PLC控制整个顶升过程;
(5)安装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采用力和位移综合控制方法,由千斤顶精确地按照建筑物的实际荷载,平稳地顶举建筑物,使顶升过程中建筑物受到的附加应力下降至最低;同时,千斤顶根据分布位置分组,与相应的位移传感器组成位置闭环,以便控制建筑物顶升的位移和姿态,同步精度为2mm;
(6)移除临时支撑
应具备下列条件时方移除临时支撑:
一、托架体系安装完毕;
二、将千斤顶加压至计算荷载的80%,并关闭液控单向阀;
三、百分表、传感器、水准测量监测设备安装完毕;
四、千斤顶安装时活塞允许伸出的长度不得大于5mm;
(7)试顶升
在正式顶升之前应进行试顶升,试顶升高度10mm;
(8)正式顶升
试顶升之后观察若无问题便进行正式顶升,千斤顶最大行程为140mm,每一顶升标准行程为100mm,最大顶升速度10mm/min;
整个顶升过程应保持位移传感器的位置同步误差小于2mm;一旦位置误差大于2mm或任何一缸的压力误差大于5%,控制系统立即关闭液控单向阀,以确保建筑物安全;
(9)设置钢芯柱
移除位移传感器后,在框架柱中轴设置钢芯柱,钢芯柱采用槽钢;
(10)安装铅芯橡胶隔震垫
在筏板上面安装铅芯橡胶隔震垫,在框架柱部位设置隔震层;
(11)浇筑混凝土连接体
将框架柱结合部位进行凿毛处理,以便于新老混凝土的连接,混凝土凿除后用水清洗,不得留有灰尘和杂物;混凝土连接体采用与框架柱等规格等数量的竖向主筋,混凝土连接体箍筋直径与框架柱箍筋直径相同,箍筋间距比框架柱箍筋间距加密一倍,混凝土连接体的竖向主筋和框架柱的竖向主筋连接采用挤压套筒机械连接,混凝土连接体的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浇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奎,未经朱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65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刨煤机或输送机的溜槽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木地板防水防甲醛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