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埋式蒸汽节能输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6522.4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李关;邓永高;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德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8/00;F16L59/065;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埋式 蒸汽 节能 输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节能输送方法,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直埋式蒸汽节能输送方法,属于热力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力行业的蒸汽直埋输送技术中,直埋式保温输送管道的应用形式主要是钢套预制保温管道,即内工作管和外保护管均为钢制管道,保温层采用耐高温离心玻璃棉、硅酸铝棉及其制品、硅酸钙制品等。
传统钢套钢蒸汽直埋管道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内滑动式和外滑动式两种,内滑动式即为内工作钢管与保温结构层是脱开的,工作钢管受热膨胀时,钢管运动,发生位移,而保温结构层与外套管成为一整体结构,不产生运动,保温结构内层采用耐高温的硬质微孔硅酸钙瓦或硅酸镁瓦作为隔热层,外层采用热导率低、防水防腐性能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保温层。
上述内滑动式蒸汽直埋管道在施工和应用中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硅酸钙瓦或硅酸镁瓦在作为内层硬质隔热层时,由于其结构不致密,在包裹过程中容易产生缝隙,造成不均匀,局部散热量较大;第二,硅酸钙瓦或硅酸镁瓦的密度较大,造成管道整体重量较重,不利用管道运输和吊装;第三,管道的使用受到了高温下硅酸钙瓦等的导热系数较高,保温性能较差,而外层的聚氯酯保温层耐温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基本不采用内滑动式的蒸汽直埋管道,而多采用外滑动式的蒸汽直埋管道。
外滑动式蒸汽直埋管道,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内工作钢管、保温层、外套钢管和外防腐层,此结构能够满足高温蒸汽直埋输送的要求,并且使用也较为方便,但是,这种管道也存在较大缺点:例如,保温层主要为硅酸铝棉及其制品和离心玻璃,这些保温材料多为不防水材料,在运输及施工过程中保温层容易进水,这不仅影响了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和使用寿命,在运行初期还会造成大量热能的损失,热能损失率高;另外,因为受保温材料保温性能的约束,外套钢管的规格较内工作钢管的规格要大很多,直接增加了材料成本及一系列的工程成本,也影响了运输及地下敷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长距离蒸汽输送过程中的热能损耗、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同时还能降低运输、施工等一系列工程费用的直埋式蒸汽节能输送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直埋式蒸汽节能输送方法,采用了直埋式保温输送管道,所述管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工作管、保温层和外防护管,所述保温层包括有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其中,内保温层为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层,外保温层为超细玻璃棉保温层,同层及不同层间保温材料错缝包扎;所述外防护管包括有设置在外保温层外部的外套管和覆于该外套管外表面的外防腐层。
优选地,所述内保温层采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为二氧化硅气凝胶纳米复合绝热保温棉毡。
优选地,所述外保温层采用的超细玻璃棉保温材料为憎水型耐高温超细玻璃棉。
优选地,在所述内工作管的外表面包覆有热熔摩擦减阻层,所述热熔摩擦减阻层可采用热熔性塑料薄膜。
优选地,在所述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外均包覆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可采用阻燃铝箔玻纤布。
优选地,在所述外保温层与外套管之间还设有真空层,真空可进一步降低管道热能损失。
优选地,所述内工作管及外套管均采用钢管;所述外防腐层为3PE或者聚脲防腐层。
本发明采用上述直埋式保温输送管道,将现有技术中应用于航空航天、炼油、冶金等领域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制成的耐高温复合绝热保温棉毡作为内保温层、同时将具有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和吸声性能好、耐腐蚀、憎水率高等优点的超细玻璃棉作为外保温层,形成双层结构的保温层,从而大大提高了保温层的保温性能,有效降低了长距离蒸汽输送过程中的热能损耗、提高了管道输送能力,并且降低了管道运输成本及土建、安装等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保温输送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工作管;2-热熔摩擦减阻层;3-内保温层;4-外保温层;5-反射层;6-真空层;7-外套管;8-外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德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德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6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