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6076.7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巴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者对于显示装置的需求越趋于轻薄,进而对于显示面板的需求也越趋轻薄。然而,在轻薄化的需求下却又为观赏上的方便,同时希望具有较大显示区以呈现较大的影像画面。
以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其具有显示面板及驱动电路板,而显示面板中的矩阵基板具有交错排列分布的电极,并通过软性电路板而与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以控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然而,驱动电路板具有一定的体积,其配置方式是影响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体积大小的主要原因。已知技术将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以可挠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电极及驱动电路板,以节省显示装置整体的空间。
图1为已知显示装置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11、驱动电路板12及可挠性电路板13,显示面板11包括彩色滤光基板111及薄膜晶体管基板112,两者通过框胶S而连结。由俯视方向看来,显示面板11由画面显示方向上来看可分为显示区AA及非显示区BB1,显示区AA为观赏者实际可看到画面的区域,大致在框胶S的范围以内,非显示区BB1则是指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中,排除了显示区AA以外的区域。
在已知技术中,非显示区BB1具有外引脚接合(Outer Lead Bonding,OLB)所需预留的空间,也就是位于薄膜晶体管基板112上的行、列电极113分别延伸并集中至非显示区BB1的OLB部中,以与可挠性电路板13电性连结。可挠性电路板13对应非显示区BB1且设置于显示面板11的外周缘,且可挠性电路板13的其中一端与延伸至非显示区BB1的电极113端部电性连接,另一端则与驱动电路板12电性连接,使驱动电路板12可控制并驱动显示面板11显示画面。
然而,为了确保与可挠性电路板13电性连结的可靠度,行、列电极113的端部需延伸出显示区AA相当距离,而使得位于非显区BB1中的OLB部的宽度增加,而使得显示装置1的边框宽度也增加,在视觉官感上就使得显示装置1不够轻巧、美观,且边框的大小也影响了显示装置1的显示区AA的面积大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具有较窄边框,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具有较窄边框。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连结件。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多个电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多个电极设置于第一表面,通孔贯通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连结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围设于液晶层的周围,其中通孔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基板与连结件的接触区域中,且通孔与其中一个电极电性连接,以将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二表面。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的一侧,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连结件。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多个电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多个电极设置于第一表面,通孔贯通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连结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围设于液晶层的周围,其中通孔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基板与连结件的接触区域中,且通孔与其中一个电极电性连接,以将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二表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及非显示区,通孔位非显示区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孔的内部或孔壁上设置有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基板为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二基板为滤光基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通孔的数目为多个时,所述多个通孔分别与其中一个电极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极包括至少一个行电极或至少一个列电极,通孔与行电极或列电极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性连接件,其一端设置于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并与通孔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性连接件的至少部分表面为反射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集成电路,设置于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并与通孔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电路板设置于背光模块相对于显示面板的相反侧,电性连接件穿过背光模块而与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巴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巴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6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