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设备、用于制冷设备的箱体以及箱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5884.1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8 | 分类号: | F25D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黄德海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设备 用于 箱体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具有该箱胆的箱体以及具有该箱体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冰箱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消费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特别是电子式的冰箱以其温度控制精确,操作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电子式冰箱在发泡时其位于发泡层内部的相关线束端子需要穿过内胆以便与相关间室的电子设备(例如:风扇电机、照明灯等)进行对接。同时,在发泡时为了不让发泡模具压坏相关线束及端子,通常是在线束及端子的周围设置一个让位结构,专门放置线束及端子。当前这种让位结构具体实现方式为:在箱胆上开一个方孔,预装时在方孔上盖一个预埋盒,预埋盒与箱胆是通过胶带、海绵等进行贴在一起,预埋盒接近一敞口容器结构,可以容纳从箱胆伸出的线束及端子,在预埋盒的某一面开有孔(一般为圆孔),线束及端子从其孔中经过,并且在进入口处需要通过胶带、海绵等进行密封,防止漏泡。这种方式虽然也能达到期望的效果,但是从过程、时间、成本、品质等方面来衡量的话都不是最佳的,需要进行改善,优化。
当前这种方式是先将预埋盒的敞开部分盖住箱胆的方孔,在预埋盒与箱胆接触的四周贴上胶带、海绵等辅料进行密封,然后将相关线束及端子穿过预埋盒上的孔(一般为圆孔),同时需要在预埋盒进入孔处贴上胶带、海绵等辅料进行密封。因此,1、从过程、时间方面讲,因密封的区域有两处,员工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不高。2、从成本方面讲,密封区域较多,则使用的辅料也多,同时还需要额外的预埋盒,预埋盒本身的成本再加之其模具(一般为注塑模具)成本等,所以总体成本较高。3、从品质方面讲,因此过程涉及密封这一操作,此工艺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若操作不到位就会导致密封不良,最终会导致发泡后漏泡,工程不良率会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化装配工艺、提高密封形、降低次品率、降低成本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箱胆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箱体的制冷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包括:胆体,所述胆体上一体形成有预埋盒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其胆体上一体形成有预埋盒部,减少了密封工艺,减少了密封所需辅料且节省了装配时间,降低了次品率,成本较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埋盒部位于所述胆体的顶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埋盒部位于所述胆体的顶壁与所述胆体的后壁的结合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埋盒部位于所述胆体的顶壁与所述胆体的后壁的结合处的中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埋盒部上还具有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通孔冲压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埋盒部为大体长方形预埋盒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体,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箱壳,所述箱壳与所述箱胆相连以在所述箱壳与所述箱胆之间限定出发泡空间;和发泡层,所述发泡层形成在所述发泡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设备,包括:根据上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和门体,所述门体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制冷间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冷柜或展示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的示意图;和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表有无功误差的并行检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BMS电流误差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