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5530.7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4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红娟;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管理 方法 客户端 及物 平台 | ||
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台,所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客户端,包括: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向物联网平台发起注册请求;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注册成功消息后,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终端请求消息;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后,提供界面供用户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中进行终端选择,并在收到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确认命令后,将所述用户选中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确认消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采用本发明后,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终端管理的复杂性;不同应用能充分共享已有的物联网终端,降低了新应用的建设成本,缩短了新应用的建设周期;此外,本发明还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台。
背景技术
“物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体系架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以及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主要用于实现感知及识别物体、采集及捕获信息;网络层首先包括接入层和传输层、由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另外还包括各种共性平台,如物联网能力开放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以及物联网信息中心、云计算平台、专家系统等对海量信息进行管理及智能分析处理的设备;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领域技术的结合,用于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
目前物联网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首先,从物联网体系架构可以看到,物联网终端种类非常繁多,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些终端是物联网应用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需要实现终端标准化以及业务数据与管理数据的分离化;其次,随着物联网的普及,物联网应用数量将越来越多,但是每个行业如果针对每个应用都重新部署自己的终端,势必会带来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终端;第三,物联网某单个应用将会是包括多种物联网终端的水平共享式应用,而不是某种终端仅对应某种应用这种烟囱式的应用;最后,目前按终端的位置属性或类型属性对终端进行分组管理,一个应用可能会涉及一个以上的终端组,这样对应用来讲开发和维护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台,以解决不同应用有效地共享终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客户端,包括:
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向物联网平台发起注册请求;
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注册成功消息后,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终端请求消息;
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后,提供界面供用户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中进行终端选择,并在收到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确认命令后,将所述用户选中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确认消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进一步地,
所述物联网客户端接收到的所述注册成功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物联网平台为所述物联网应用分配的逻辑组的组号。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客户端提供界面供用户在所述逻辑组内创建子组;还提供界面供用户将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中选出的终端分配到各个子组中;
在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的所述确认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用户选出的各物联网终端与分配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