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炎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4586.0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雅一;北村秀智;安达秀树;糟谷惠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C07K16/2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柳春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疾病 预防 治疗 | ||
本发明人等从人抗体噬菌体文库中获得了在IL‑31依赖性Ba/F3细胞增殖测定系统中显示出强增殖抑制活性的克隆BM095。对使用NC/Nga小鼠的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反复涂布苦基氯而产生的慢性皮炎模型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小鼠给予该抗小鼠NR10中和抗体时,显示出显著的抑制症状的效果,这表明抗NR10中和抗体实际上可以用作炎性疾病治疗药。本发明人等还成功获得了抗人NR10中和抗体,提供了实际上可临床应用的、极为有用的治疗药。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日为2007年6月8日、原案申请号为200780029602.8 (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7/061625)、发明名称为“炎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药”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NR10拮抗剂作为有效成分的、新型炎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药。本发明还涉及使用NR10拮抗剂的预防或治疗炎性疾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参与各种细胞的增殖分化或分化成熟的细胞的功能赋活化的液性因子,已知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在机体内受到细胞因子刺激的细胞产生另外的细胞因子,由多个细胞因子形成网络。机体恒常性是通过该网络的相互调节而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有人认为多种免疫炎性疾病是由这些细胞因子网络的破坏而引起的,基于单克隆抗体的抗细胞因子疗法备受关注。例如,抗TNF抗体和抗IL-6受体抗体在临床上显示出较好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病态中由于补偿经路发挥作用,仅靠阻断IL-4等一种细胞因子还无法取得治疗效果,失败的例子颇多。
本发明人等成功分离了与IL-6的信号传递受体gp130同源性高的新型细胞因子受体NR10 (专利文献1)。NR10与制癌蛋白M受体(OSMR)形成异源二聚体,发挥IL-31受体的作用(非专利文献1)。Zymogenetics社报道了过量表达IL-31的转基因小鼠自然发生搔痒性皮炎(专利文献2)。
但还不能断言小鼠中细胞因子的强制表达或病态小鼠血中的高细胞因子浓度是实际的病因。利用抗体阻断信号时是否取得治疗效果还完全不清楚。例如,使IL-18在角质形成细胞中过量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发生搔痒性皮炎。另外,特应性皮炎自然发病模型NC/Nga小鼠的血中IL-18浓度随病态的发展而升高。基于上述发现,推测IL-18的过量表达是致病原因。但实际中尚未确认到给予中和抗体所产生的治疗效果(非专利文献2)。
如上所述,在细胞因子的表达上升的疾病中,即使阻碍其细胞因子的功能也未必能得到治疗效果,根据细胞因子的表达量难以推测实际中取得治疗效果的疾病。因此,发现通过阻碍靶细胞因子的信号传递而在实际中取得治疗效果的疾病至关重要。
本发明的先行技术文献如下所示。
专利文献1:WO00/75314;
专利文献2:WO03/060090;
非专利文献1:IL-31 is associated with cutaneous lymphocyte antigen-positive skin homing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IL-31与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皮肤淋巴细胞抗原阳性皮肤归巢T细胞有关),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6 Feb; 117(2): 418-25;
非专利文献2:Administration of anti-interleukin 18 antibody fails toinhibit development of dermatitis in atopic dermatitis-model mice NC/Nga (给予抗白介素18抗体不能抑制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NC/Nga中皮炎的发展), BritishJournal of Dermatology 149: 39-45, 2003。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外制药株式会社,未经中外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4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