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导电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3637.8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东;钟宏硕;陈淑华;陈荣志;陈镱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22;H01B1/16;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导电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银导电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技术中,通常采用银导电胶来作为背面电极。近年来,由于银的价格高涨,且涨幅可高达80%,因此为了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对于低固含量银胶,即低银含量的银胶有迫切的需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第101814551号揭露出一种太阳能电池背银浆料的制备方法。此专利案所制作出的背银浆料的固含量相当高,其范围为75wt%至85wt%。以此背银浆料来制作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时,会造成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另外,美国专利公开号第20100163101号揭露出一种利用镍铝合金粉末、镍铝铬合金粉末或镍铬合金粉末来取代部分银粉,以制作导电胶的技术。在此专利案中,银粉的比例为37.5wt%至75wt%,而镍合金粉末的比例为25wt%至62.5wt%。然,在直接添加镍铝合金粉末、镍铝铬合金粉末或镍铬合金粉末等金属粉的技术中,这些金属粉表面在后续的烧结制程时会产生氧化,而导致所形成的背面电极与硅基板之间的拉力不足且导电性不佳,无法满足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银导电胶的制造方法,其通过添加适当的非贵重金属粉末,例如铜粉、镀银铜粉、镀银铝粉、镀银镍粉或镀银锡粉,来当作导电性功能材料。借此,可在兼顾银导电胶的导电性下,降低银含量的比例。因此,不仅可确保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的导电性,而可使太阳能电池具有优良的光转换效率,且更可有效降低银导电胶的价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银导电胶的制造方法,其所制成的银导电胶应用来制作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时,可增强背面电极对硅基板的附着力,且可增进背面电极与镀锡铜条之间的软焊性。因此,可提高背面电极与硅基板之间的拉力值与太阳能电池的光转换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银导电胶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提供多个导电金属粉,其中这些导电金属粉包含类球型银粉,以及次微米级铜粉、次微米级镀银铜粉、次微米级镀银铝粉、次微米级镀银镍粉及/或次微米级镀银锡粉。在常温下,利用一高分子型分散剂混合这些导电金属粉,以形成一第一混合物。提供多个玻璃粉。在常温下,利用一离子型分散剂混合这些玻璃粉,以形成一第二混合物。提供一有机载体。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均匀掺混于有机载体中,以形成一胶体。在此胶体中,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的总含量为40wt%至55wt%,有机载体具有剩余的比例的含量,且导电金属粉对玻璃粉的比值为13.0至16.0。研磨胶体,以形成银导电胶。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的玻璃粉的中值粒径(D50)为0.4μm至1.0μm。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的导电金属粉包含类球型银粉、以及次微米级铜粉或次微米级镀银铜粉。而且,第一混合物包含含量为90wt%至98wt%的类球型银粉、含量为1wt%至9wt%的次微米级铜粉或次微米级镀银铜粉、以及含量为0.2wt%至1.2wt%的高分子型分散剂。胶体包含含量为2wt%至5wt%的玻璃粉,以及含量为0.1wt%至0.8wt%的离子型分散剂。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上述的导电金属粉包含类球型银粉、以及次微米级镀银铜粉或次微米级镀银铝粉。而且,这些导电金属粉还包含片状银粉。此外,第一混合物包含含量为83wt%至96wt%的类球型银粉,含量为1wt%至10wt%的次微米级镀银铜粉或次微米级镀银铝粉、含量为1wt%至6wt%的片状银粉、以及含量为0.2wt%至1.2wt%的高分子型分散剂。胶体包含含量为2wt%至5wt%的玻璃粉、以及含量为0.1wt%至0.8wt%的离子型分散剂。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上述的导电金属粉包含类球型银粉、次微米级镀银铝粉。而且,这些导电金属粉还包含高比表面积片状银粉与纳米级银粉。此外,第一混合物包含含量为79wt%至94wt%的类球型银粉、含量为2wt%至7wt%的次微米级镀银铝粉、含量为2wt%至7wt%的高比表面积片状银粉、含量为2wt%至7wt%的纳米级银粉、以及含量为0.2wt%至1.2wt%的高分子型分散剂;以及胶体包含含量为2wt%至5wt%的玻璃粉、以及含量为0.1wt%至0.8wt%的离子型分散剂。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上述的玻璃粉的软化点冷却温度为300℃至3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式绝缘子及其组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光伏微逆变器用多芯光伏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