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静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3582.0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红;陈树民;石颖;王建民;裴江云;林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红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震 数据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静校正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为应用炮点井深建立表层模型的静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静校正方法有高程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微测井静校正、组合静校正方法等。高程静校正对地表条件的假设是单一介质,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精度较低;折射波静校正虽然精度较高,但是该方法在地表高程变化较大的地震勘探区的应用,易出现空间低频假构造现象;微测井静校正直接应用微测井资料,可高精度求取井点处表层速度和厚度资料,但是空间上的插值精度直接影响该方法的静校正效果;目前工业界广泛应用的是组合静校正方法,即微测井静校正低频与折射波静校正高频进行组合的静校正方法。在表层调查点(微测井)较密的情况下,依据表层的微测井资料可较为准确的求取表层模型结构,进而可精确求取低频(长波长)静校正量,再和折射波静校正的高频量(短波长量)进行组合后,可得到精度很高的静校正量,应用该组合静校正量后,既可保持成像的宏观构造,又可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但是对于微测井资料稀疏或缺少的地区,目前的组合静校正方法就无法有效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静校正方法,本发明应用炮点井深建立表层模型的静校正方法,在微测井资料缺少的情况下,可求取准确的静校正量,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基于炮点井深建立表层模型的静校正的基于地震数据的静校正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1)表层资料的获取,应用测量仪记录野外炮点的井深Hs0和高程Hs、检波点的高程Hr,炮点x坐标xs,炮点y坐标ys,检波点x坐标xr,检波点y坐标yr,并记录在文本文件上;
2)给定固定基准面高程H和替换速度值V;
3)计算任一检波点处虚拟的炮点井深Hr0,假设该检波点的坐标为(xr,yr),该检波点的前一个炮点坐标为(xs1,ys1),炮点井深为Hs01,后一个炮点坐标为(xs2,ys2),炮点井深为Hs02,则该检波点处虚拟的炮点井深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红,未经王维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