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簧垫圈扭转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3560.4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萍;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中博铁路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6 | 分类号: | G01N3/26;G01N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4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垫圈 扭转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垫圈的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弹簧垫圈的扭转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附图1~2所示,弹簧垫圈16为线材绕制而成的环状开口结构且具有一条沿环形长度方向的轴线17,该垫圈线材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其它形状的型面。对弹簧垫圈的质量检测包括:弹性实验、韧性实验(或称扭转实验)、抗氢脆实验、表面缺陷实验、圆角实验等,其中,韧性试验的检测方法为:将弹簧垫圈夹于虎钳和扳手之间,并使虎钳和扳手之间的距离等于弹簧垫圈外径的二分之一,将扳手向顺时针方向缓慢转45度时,目测弹簧垫圈表面,继续扭转,直至90度时不得断裂,由于该检测方法靠人力去扭转弹簧垫圈,且需扭转到一定的角度,会存在弹簧垫圈的检测结果不可靠的问题。导致弹簧垫圈检测结果不可靠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两方面:1、由于扭转的角度是靠肉眼和经验控制的,扭转角度可能会稍偏大或稍偏小,不能准确扭转到90度;2、采用人力扭转会导致弹簧垫圈不仅绕其自身线材轴线扭转,还会绕人的手腕扭转,因此,弹簧垫圈的检测结果是两种扭转作用的叠加,并不能完全反应弹簧垫圈自身扭转性能的好坏;3、由于人力扭转过程中的扭力或扭转速度不均衡,导致垫圈变形过程中的受载速率不一致而可能产生形变蠕动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垫圈扭转试验装置,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韧性实验检测方法不够可靠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簧垫圈扭转试验装置,其创新在于:包括固定座、旋转头以及旋转头驱动装置;
所述固定座和旋转头相对设置且固定座和旋转头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座上朝向旋转头的一侧设有左凹槽,所述旋转头上朝向固定座的一侧上对应左凹槽设有右凹槽,所述左凹槽、右凹槽左右相对形成安装弹簧垫圈的安装位,该安装位与所安装的弹簧垫圈相匹配;
所述旋转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头绕一中心轴线旋转,所述中心轴线与安装位内所安装的弹簧垫圈的线材轴线相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轴线具体是与安装位内所安装的弹簧垫圈中段的线材轴线相切;所述弹簧垫圈中段是指弹簧垫圈从一端到另一端环形线材长度的中间段。
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座上朝向旋转头的一侧设有左凹腔,该左凹腔内设有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所述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均为“L”形,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螺杆端部作用于所述第一上夹板或/和第一下夹板上使得所述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相对拼合形成上述左凹槽;所述旋转头上朝向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右凹腔,该右凹腔内设有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所述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均为“L”形,所述旋转头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螺杆端部作用于第二上夹板或/和第二下夹板上使得所述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相对拼合形成上述右凹槽。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座上朝向旋转头的一侧设有左凹腔,该左凹腔内设有第三夹板,所述第三夹板为“L”形,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螺杆端部作用于第三夹板上,以此形成左凹槽;所述旋转头上朝向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右凹腔,该右凹腔内设有第四夹板,所述第四夹板为“L”形,所述旋转头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螺杆端部作用于第四夹板上,以此形成左右凹槽。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座朝向旋转头的侧面和旋转头朝向固定座的侧面均为中部凸出的型面。
本发明设计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弹簧垫圈扭转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座、旋转头以及旋转头驱动装置,利用固定座与旋转头代替虎钳与扳手,利用旋转头驱动装置代替人提供的扭转力,且使得旋转中心线与弹簧垫圈线材轴线相切,该种设计使得弹簧垫圈扭转实验机械化,也使得检测结果更可靠、作业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弹簧垫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弹簧垫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齿条设于另一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中博铁路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中博铁路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孔取芯机的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