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玻纤轴向游走的玻纤切割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2027.6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光;廖永辉;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16 | 分类号: | C03B37/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轴向 游走 切割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圆形切割元件的玻纤切割方法和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玻纤轴向游走的玻纤切割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玻纤切割机如图1所示,包括刀辊2、压辊1、胶辊3、胶辊加压装置4和压辊加压装置8,刀辊2、压辊1、胶辊3相互间呈三角分布,刀辊2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压辊1和胶辊3转动,胶辊3在胶辊加压装置4作用下与刀辊2压紧并保持一定压力,压辊1在压辊加压装置8作用下与胶辊3压紧并保持一定压力,连续长纤维束5先经过压辊和胶辊的间隙,再到达刀辊和胶辊间隙被滚刀切断成短切纤维。在连续长纤维束切断过程中,连续长纤维束在各辊轴轴向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在胶辊面上左右游走,有时走直线,有时走斜线,导致切下纤维束长短不一,达不到定长切断的效果,并导致两个问题:
1.随着滚切时间的增加,由于玻纤束进给过程中的游走导致各根玻纤的进给速度不同,部分玻纤在压辊及刀辊之间渐渐拱起,当拱起到一定程度,玻纤束将跳过刀辊无法切断,此时需要停止玻纤切割机运行人工割断玻纤束,重新上玻纤,影响连续生产;
2.有时会出现多束玻纤重叠无法切断的情况,需要人工割断,影响产品质量且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水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定长切断、能连续生产、不易因玻纤游走方式而产生产品质量或生产效率的防止玻纤轴向游走的玻纤切割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防止玻纤轴向游走的玻纤切割方法,其组成步骤的要点在于,
[1]提供包括刀辊、压辊、胶辊、胶辊加压装置和压辊加压装置的玻纤切割机以及连续长纤维束,压辊包括沿连续长纤维束的进给方向分布的前压辊和后压辊,后压辊相对前压辊更靠近刀辊,压辊加压装置分别控制前压辊和后压辊对胶辊的压力,胶辊加压装置控制胶辊对刀辊以及压辊的压力,刀辊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刀辊、后压辊、前压辊表面线速度递次降低,
[2]长纤维束经过前压辊与胶辊间隙,再经过后压辊与胶辊间隙,玻纤束在前压辊与后压辊之间由于前压辊与后压辊线速度差形成相对间的拉力而拉直,
[3]长纤维束进入后压辊与刀辊的间隙,由于二者间的线速度差,长纤维束依然被拉直并进入刀辊切割。
这样,由于前压辊与后压辊速度差的存在使玻纤束形成内部的拉力而拉直从而保证长纤维束不发生左右摆动。
防止玻纤轴向游走的玻纤切割装置,包括刀辊、压辊、胶辊、胶辊加压装置和压辊加压装置的玻纤切割机以及连续长纤维束,胶辊加压装置控制胶辊对刀辊以及压辊的压力,刀辊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其组成要点在于,压辊包括沿连续长纤维束的进给方向分布的前压辊和后压辊,后压辊相对前压辊更靠近刀辊,压辊加压装置控制前压辊和后压辊对胶辊的压力,刀辊、后压辊、前压辊表面线速度递次降低,长纤维束经过前压辊与胶辊间隙,再经过后压辊与胶辊间隙后送入刀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步骤[2]所述的前压辊与后压辊表面线速度差由调整前压辊或后压辊转动阻力的阻尼机构调整。
这种阻尼机构或者设置在前压辊和压辊架之间,或者设置在后压辊和压辊架之间,或者分别设置在前压辊和压辊架之间以及设置在后压辊和压辊架之间。
通过这种方式调整前后压辊相对胶辊的阻尼,实现线速度的调整。
这里所述的压辊架既包括压辊的支撑架,也包括压辊加压装置等其他适合安装阻尼机构的机架。
阻尼机构包括柔性摩擦块、可调节压紧力的弹性压紧机构以及阻尼机构支座,阻尼机构支座与压辊的支座机械连接,柔性摩擦块与前压辊或者后压辊摩擦连接。
步骤[2]之前长纤维束还经过一种用于约束长纤维束位置的导向梳理架,导向梳理架上沿刀辊轴向连续分布有梳齿,长纤维束以每束或每若干束对应约束在梳齿中。
导向梳理架靠近前压辊分布。
导向梳理架包括钢针以及支架,钢针以固定间隔安装在支架上,钢针之间的间隙作为梳齿并形成长纤维束的导向通道。
这样,长纤维束进入前压辊和胶辊前的位置相对固定,为后道工序的拉直做好准备。
长纤维束经过导向梳理架前还经过导纱架。此导纱架设置在导向梳理架之前,作为进入导向梳理架前的长纤维束的预梳理。
导纱架采用管道作为长纤维束的导向通道,并与导向梳理架的导向通道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