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食性动物组织中红霉素残留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1090.8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宗辉;陶燕飞;陈冬梅;潘源虎;王玉莲;黄玲利;王旭;刘振利;谢书宇;彭大鹏;戴梦红;郝海红;程古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性 动物 组织 红霉素 残留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残留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动物组织中可食性组织中红霉素残留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红霉素(Erythromycin,EM)又名威霉素,分子式C37H67NO13,分子量为733.93,熔点为138~140℃,呈弱碱性。红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红霉素在甲醇、乙醇或丙酮中易溶,在水中有极微溶解。0.066%水溶液的pH值应为8.0~10.5。红霉素的干燥状态或在中性和弱碱性液中较为稳定,而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pH值低于4时迅即破坏。其结构式如下:
红霉素是一种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中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金黄葡萄球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肺炎、子宫炎、乳腺炎、败血症等。对鸡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和传染性鼻炎也有相当疗效。也可配成眼膏或软膏用于皮肤和眼部感染。对鱼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肾脏病有良好的疗效,红霉素可作为青霉素过敏动物的替代药物。红霉素具有菌谱广、疗效显著、耐药性少,各种途径给药均易吸收和分布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医学临床。
国外对红霉素的毒性以及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已有研究。据报道,红霉素在体内代谢早、排泄快,即使长时间使用也无蓄积性毒性。但对红霉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引起许 多争论,认为其存在潜在危险: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可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过敏反应,可有荨麻疹及药物热。可引起肝脏损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出现黄疸等。静注或静滴乳糖酸红霉素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静注发生的可能性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结,因此不宜肌注。
由于红霉素的毒、副作用以及滥用抗生素给人带来的危害,世界各国对红霉素的使用和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进行了规定。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国家(或组织)都制定了动物性食品中红霉素最高残留限量。中国农业部也颁布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见表1。
表1中国农业部规定的大环内酯类在动物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
目前中国国内主要是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红霉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762-2006规定了畜禽肉中林可霉素、竹桃霉素、红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克林霉素、螺旋霉素、吉它霉素和交沙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946-2008规定了蜂王浆和蜂王浆冻干粉中林可霉素、红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螺旋霉素、克林霉素、吉他霉素和交沙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988-2008.中规定了牛奶和奶粉中螺旋霉素、吡利霉素、竹桃霉素、替米卡星、红霉素和泰乐菌素残留量的测定(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由此可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红霉素残留尤其是大环内酯一类药物残留的报道较多,上述三个国家标准都是确证方法,筛选方法相对较少,牛、羊、猪、禽的肌肉、脂肪、肝脏、肾脏及牛奶、鸡蛋中红霉素的残留检测HPLC筛选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快速高效、操作简便的动物性食品中红霉素残留分析方法,本发明以9-芴代甲氧苯酰氯溶液作为衍生化试剂,与含羟基的红霉素药物进行衍生化反应,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表明,含羟基的红霉素药物与9-芴代甲氧苯酰氯反应产物在264nm处有最大吸收,紫外信号响应较高,具有灵敏度高,反应快速高效,操作简便等特点。
本发明的方法为牛、羊、猪、禽的肌肉、脂肪、肝脏、肾脏及牛奶、鸡蛋各组织中的红霉素残留检测提供了一种灵敏、可靠的检测和监测方法,对于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增加出口创汇、保障人类健康,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9-芴代甲氧苯酰氯中含有活性基团,可以与药物中的羟基相互作用,得到的产物在264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紫外信号响应较高。
本发明衍生化试剂为9-芴代甲氧苯酰氯溶液,该物质与含羟基的红霉素药物发生衍生化反应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产物紫外信号响应高等特点,在反应温度45℃时,反应时间为60min,其衍生产物在波长264nm时具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强度。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1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式COB光源模组
- 下一篇:一种白光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