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保腻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0779.9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琚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琚长林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23148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腻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腻子。
背景技术:
腻子是平整被涂物表面的一种装饰凝材料,是涂料粉刷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环保法对装饰凝中散发的各种有机物严格控制,水性腻子其自身无毒、环保,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目前市场上通常的腻子是双飞粉加胶水,将购买的胶水加入双飞粉搅拌成糊状,如此做法,虽能省钱,但存在透明度不高、不耐水、硬度差、无弹性、黏结力差,时间长被涂物表面会开裂、会起皮;另外因双飞粉的质量不好,致使物体表面粗糙;另外胶水中的成分常含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VOC等有毒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防水、不易结块、不固化变质且无环境污染、制备成本低的水性环保腻子,以满足日益进步的墙体涂装的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水性环保腻子,是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5%的酚醛清漆、15-16%的稀释剂、60-63%的腻子粉、2-5%的植物纤维胶、13%-15%的清水和1-3%的6%-8%(质量百分比浓度)的二氧化硅溶液组成;
其中所述稀释剂是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50%的乙酸丁酯、10%的乙酸乙酯、30%的二氯丙烷、10%的环己酮组成;
所述的腻子粉是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85%的碳酸钙、4%的硫酸钙、5%的滑石粉和6%的硅酸镁组成。
在上述组分中,可起到抑制由于涂刮时干燥带走水分而结块、固化变质的效果;由于配制好的腻子呈弱酸性,可有效防止腻子层在养护期因碱性偏高,干燥而留有起泡痕迹。本发明应用的材质广泛,经涂刮的物体表面强度高、弹性好,打磨光滑,操作简易,涂刮过程中无气味产生,环保、安全可靠。
其中植物纤维胶采用植物秸秆制成,植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例如采用玉米秸秆、稻杆、高粱杆、芝麻杆、油菜杆、向日葵杆等,即为植物秸秆胶。
其中植物纤维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1、植物秸秆粉碎成末,清除杂质;
2、将清除杂质后的植物秸秆粉末用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2小时左右后加热至100℃,边加热边搅拌;
3、冷却至常温静置2-3小时后,将沉淀物加水清洗一遍;
4、加入一定量的水,水量为沉淀物体积的40倍,加热至在90℃ 时保温3小时,用醋酸调节PH值至弱酸性,并用搅拌器进行搅拌;
5、趁热将滤液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得透明状态的胶液,得到植物纤维胶。
采用植物纤维胶作为腻子原材料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采用植物秸秆,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并且具有防潮、不容易霉变的特点,比不加植物纤维胶的腻子性能更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腻子的制备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二氯丙烷、环己酮按重量配比配制成稀释剂;
将该稀释剂与酚醛清漆混合,在1000r/min 条件下在容器中混合均匀;
2、搅拌均匀,再将腻子粉加入至上述溶液中,在1100r/min 条件下搅拌充分,等待10分钟后,加入植物纤维胶搅拌继续以此速度搅拌;
3、等待25分钟后,加入清水进行搅拌,使之成膏状,再加入二氧化硅液体,在1000r/min 条件下搅拌均匀;
4、在25℃-30℃的温度下罐装封存,得到水性环保腻子。
在本发明中由于配制好的腻子呈弱酸性,可有效防止腻子层在养护期因碱性偏高,干燥而留有起泡痕迹。本发明应用的材质广泛,经涂刮的物体表面强度高、弹性好,打磨光滑,操作简易,涂刮过程中无气味产生,环保、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性环保腻子,由重量百分比为5%的酚醛清漆、15%的稀释剂、60%的腻子粉、2%的植物纤维胶、15%的清水和3%的浓度为8%(质量百分比)的二氧化硅溶液组成;
其中所述稀释剂是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50%的乙酸丁酯、10%的乙酸乙酯、30%的二氯丙烷、10%的环己酮组成;
所述的腻子粉是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85%的碳酸钙、4%的硫酸钙、5%的滑石粉和6%的硅酸镁组成。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琚长林,未经琚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钢外旁曲制弯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粉碎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