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QPSK模块延迟干涉仪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0226.3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1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麒;胡毅;邹晖;侯阳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9 | 分类号: | H04B10/69;H04B10/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qpsk 模块 延迟 干涉仪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DQPSK模块延迟干涉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延迟干涉仪:其将DQPSK光调制信号解调成光强信号,其具有一个光输入端口,其内部分成I/Q通道,4个光输出端口I1、I2、Q1、Q2,其内置有公共调节器C和差分调节器D,公共调节器C具有一对电压控制引脚:C+、GND,差分调节器D具有一对电压控制引脚:D+、GND,公共调节器C和差分调节器D共用GND引脚,在差分调节器D的电压控制引脚上施加一固定电压,保证I/Q通道之间的相位差为π/2;
平衡接收机:其将延迟干涉仪的四个光输出端口I1、I2、Q1、Q2输出的光强信号分别解调成串行电信号;
微控制器,其控制I通道增益、监测平衡接收机I通道峰值电压,输出公共调节器C和差分调节器D的控制电压;
C调节器驱动单元:其将微控制器输出电压放大后施加到公共调节器C的电压控制引脚;
D调节器驱动单元:其将微控制器输出电压放大后施加到差分调节器D的电压控制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QPSK模块延迟干涉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调节器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采样电阻,用于采集进入到公共调节器C的驱动电流,进而将该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用于放大第一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差;第一差动积分电路,将第一差分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和微控制器输出电压的误差信号进行积分;第一转换电路,将第一差动积分电路输出的误差信号转换成公共调节器C的驱动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QPSK模块延迟干涉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阻值小于10欧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QPSK模块延迟干涉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调节器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采样电阻,用于采集进入到差分调节器D的驱动电流,进而将该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用于放大第二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差;第二差动积分电路,将第二差分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和微控制器输出电压的误差信号进行积分;第二转换电路,将第二差动积分电路输出的误差信号转换成差分调节器D的驱动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QPSK模块延迟干涉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阻值小于10欧姆。
6.一种DQPSK模块延迟干涉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微控制器通过D调节器驱动单元在延迟干涉仪的差分调节器D的电压控制引脚施加一固定电压,以确保I/Q通道间相位差为π/2
(2)设置平衡接收机I通道增益为合适值,确保后续电路能正确识别平衡接收机输出的高速电信号;
(3)微控制器通过C调节器驱动单元在延迟干涉仪的公共调节器C的电压控制引脚上施加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和步进间隔变化的扫描信号;
(4)在公共调节器C的电压控制引脚施加扫描信号过程中,检测平衡接收机I通道峰值输出电压Ipeak,找到最小值,当该电压最小时,延迟干涉仪I通道相位为π/4或-π/4;
(5)如果后续电路通过极性反转或者I、Q通道互换,不能正确恢复出信号,则增大平衡接收机I 通道放大电路增益,重复步骤(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2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