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防护型UV挡板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60179.2 | 申请日: | 2013-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P1/02 | 分类号: | F16P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防护 uv 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防护用具,尤其涉及一种UV挡板。
背景技术
在利用紫外线进行加工的设备中,紫外线的防护十分重要,一旦泄露,容易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构成威胁。尤其一种名为UV炉的设备,其又称UV固化炉,主要利用紫外线来固化涂料(油漆)、胶粘剂(胶水)或其它灌封密封剂,使从低分子转变为高分子,成为可交联的涂膜。但是由于紫外线对人体长时间、高剂量的照射,容易造成安全损害,因此需要阻挡紫外线泄露的UV挡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防护性能好,相对于UV炉拆装快捷,使用方便的UV挡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防护型UV挡板,包括长方形板状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边缘设有L形凹槽,本体的四角分别设有所述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本体表面或内部设有磁性吸附件。
优选的,所述磁性吸附件设于本体的四周边缘。
优选的,所述磁性吸附件分布于整个本体。
优选的,所述本体一端的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大于相对的本体另一端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大于相垂直的本体任一端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四端中,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最大的一端设有垂直的翻边。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和L形凹槽分设于本体两侧。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安全防护型UV挡板,配合UV炉前后侧面形状,四周设置固定孔,便于装卸,其安装牢固稳定,连接密封,紫外线阻挡面积大,同时能避免对正常操作造成空间阻碍。可以在挡板表面或内部设置磁性吸附件,和螺纹连接配合使用,增强安装稳定性,也可单独使用,使装卸更快捷,使用更方便。还可以在挡板的一端设置翻边,安装时翻边搭在UV炉上端,进一步增加连接牢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设于UV炉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磁性吸附件在本体上的分布平面图;
图中:1、壳体,2、本体,4、固定孔,6、L形凹槽,8、磁铁块,12、上端,14、下端,16、左端,18、右端,22、翻边,24、弧形凹槽,a、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安全防护型UV挡板,包括长方形板状本体2,和设于本体2上的固定孔4。本体2一侧边缘设有L形凹槽6,本体2的四角分别设有固定孔4。
具体的,L形凹槽6的长度为本体2长边长度的0.85-0.96倍,优选0.9倍。L形凹槽6沿本体2厚度方向的深度为本体2厚度的一半。
优选的,本体2表面或内部设有磁性吸附件,借助于UV炉的金属壳体1,可以通过磁性吸附连接。其中,磁性吸附件可以是磁铁块8,且设置在本体2内部时最优,不仅不易损坏,而且可保持本体2表面平整,保持与UV炉待安装挡板平面的较大接触面积。磁性吸附件可以仅设于本体2的四周边缘,保证密封性同时节约成本。也可分布于整个本体2,增强吸附力,提高安全性。
为描述方便,将本体2的四端分别称为上端12、下端14、左端16和右端18,但所述的上、下、左、右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结构的限定。优选的,本体2上端12的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大于本体2下端14的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本体2下端14的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大于本体2左端16的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本体2左端16的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等于本体2右端18的磁性吸附件分布密度。例如本体2上端12沿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五个磁铁块8,本体2下端14沿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三个磁铁块8,本体2左端16和右端18分别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两个磁铁块8,加强本体2上端12与UV炉之间的吸附力,防止UV挡板在重力作用下相对UV炉滑动,甚至滑脱,而产生危险。可进一步在本体2中部设置对称的磁铁块8,例如四个磁铁块8围绕一个磁铁块8设置的形式。
优选的,本体2的平面尺寸大于UV炉待安装挡板平面的尺寸,使得本体2的上、下、左、右端12、14、16、18端面分别超出UV炉对应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1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电力载波组网技术的焊机电源控制系统
- 下一篇:摇摆式感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