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芳香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59791.8 | 申请日: | 2013-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卢静;刘欣;田金磊;阎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7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芳香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芳香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是具有光核酸酶活性和抗癌活性的一种平面芳香铜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以细胞无控制异常为增长为特征的疾病。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类因恶性肿瘤而引起的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排第二位,因此与心脑血管疾病。随着人类对肿瘤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癌症治疗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局部肿瘤,放射线疗法和药物疗法(化学疗法)。而外科手术治疗或者放射疗法治疗都仅适用于早期发现的局部性癌症,当癌细胞转移时,就只能依靠化学疗法。化学疗法由于药物(顺铂、卡铂等)毒性高,容易产生抗药性和对其他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等限制了其应用。1903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Finsen是现代光学治疗起源人,光化学疗法由于毒性小、收效快、靶向性强,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不危机正常组织而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
光化学疗法是指在光敏剂(内源或外源)参与下,经光激发使有机体、细胞或生物分子发生机能及形态变化,严重的可致受伤或坏死,而这个作用过程一般都有活性氧参与,因此又称光敏氧化作用,化学上称光敏化作用,生物学及医学上称光动力作用。光动力反应的基本过程:生物组织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光敏物质受到相应波长(可见光、近红外光或紫外光)光照时,吸收光子能量,由基态变成激发态,激发态的光敏物质很不稳定,迅速经过物理退激或化学退激过程释放出能量而返回基态,其物理退激过程可以通过辐射途径产生荧光或磷光,通过分析光谱能进行疾病的诊断;或者通过非辐射途径迅速加热组织,可用于疾病热力学治疗,其化学退激过程可以生成大量活性氧,活性氧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损伤细胞结构或影响细胞功能,因而产生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芳香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新型金属配合物型抗癌药物。目标配合物对DNA具有较强的键合和切割效果,并且其对MCF-7细胞、SMMC细胞、Eca-109细胞、MDA-MB-231细胞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靠。
本发明提供的平面芳香铜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Cu(dpq)(tfnb)SO4]·CH3OH(1)、[Cu(dppz)(tfnb)NO3](2),其中dpq为吡唑并[2,3-f][1,10]邻菲罗啉,dppz为二吡啶[3,2-a:2’,3’-c]二苯并吡嗪,tfnb为苯甲酰三氟丙酮。
铜配合物1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α=60.60(3)°,β=73.14(3)°,γ=76.23(3)°Z=2,单胞体积
铜配合物2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α=90.00(3)°,β=90.00(3)°,γ=90.00(3)°Z=2,单胞体积
本发明提供的铜配合物1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等摩尔配体dpq和苯甲酰三氟丙酮(tfnb)溶于等体积的甲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三乙胺调节酸度,常温搅拌下加入等摩尔CuSO4·5H2O的甲醇溶液,回流搅拌6-8小时。过滤,滤液为澄清的蓝绿色溶液,缓慢挥发溶剂,2-3周后,析出适合X-射线分析的蓝绿色晶体,收集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铜配合物2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等摩尔配体dppz和苯甲酰三氟丙酮(tfnb)溶于等体积的甲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三乙胺调节酸度,搅拌下加入等摩尔CuNO3·3H2O的甲醇溶液,回流搅拌6-8小时。过滤,滤液为澄清的绿色溶液,缓慢挥发溶剂,2-3周后,析出蓝绿色系条状产物,收集检测。
所述三乙胺与配体dpq或dppz的摩尔比为1∶1。
所述铜配合物1的结构为:目标配合物的非对称基本单元由一个游离的甲醇分子和一个中心原子铜配合物组成。一个Cu原子与一个dpq配体的2个N原子和一个,苯甲酰三氟丙酮配体的2个O原子,以及一个硫酸根基团的O原子形成的五配位配合物构型。根据addison-reedijk几何学标准,Cu离子的配位构型为四方锥(τ=0.02)。其赤道平面由dpq的两个N原子和苯甲酰三氟丙酮的两个O原子构成,硫酸根的O原子占据轴向位置。键长和键角见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9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配方
- 下一篇:以水为溶媒提取高纯葛根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