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紧密赛络纺生产粘胶纤维纱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9266.6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晔珺;徐晖;毛鉴新;唐戚逸;范琥跃;孙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18 | 分类号: | D01H5/18;D01H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紧密 赛络纺 生产 粘胶 纤维 纱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紧密赛络纺生产粘胶纤维纱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纺工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支柱产业,但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较低。传统环锭纺纱机随着行业进步,已不能完全满足下游加工质量的需要。因此,加快环锭纺纱的技术进步及其相关技术的国产化改造和产品开发力度,对保持和提升我国纺织业在国际纺织品市场的重要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环锭纺属于传统纺纱技术,其工艺成熟,纺纱质量稳定。在全世界纺纱总量中,环锭纱占80%以上,是现代纺纱生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纺纱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锭纺纱技术也经历了不断创新的过程,其高速、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已成熟,尤其是各类纺专器材的研制与开发,极大地推动了环锭细纱机的技术进步。面对许多新型纺纱技术的挑战,环锭纺纱技术除了保持纺制细号纱的优势外,还在扩大品种适应性、改善纱线结构、提高纱线质量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出现了如赛络纺、紧密纺纱等新的纺纱工艺。而将紧密纺与赛络纺纱技术相结合可获得符合特定使用要求、具有全新效果的细号纱线,可满足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从保暖型向轻薄、舒适、四季可穿型转变的要求,使企业能开发生产出成本较低、轻薄飘逸、悬垂性好的面料,以满足市场需求。紧密赛络纺纱技术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紧密赛络纺集合了紧密纺和赛络纺两种技术的优点,与单独紧密纺或赛络纺比其强力更高,毛羽进一步减少,并且具备了股线的光泽,手感较柔软,可部分替代股线,但成本明显降低,适用于高档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产品面向高档名牌服装消费群,是制作高档时装的理想产品,为纺织服装、家用纺织品领域提供了高科技、舒适性能的新型面料。紧密赛络纺纱技术的优势引起了国内外生产厂家的极大兴趣,但目前还没有与此相关的技术方面的详细报道,且国内尚未有成熟的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紧密赛络纺纱技术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紧密赛络纺技术生产粘胶纤维纱线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由细纱机前罗拉通过过桥齿轮装置传动输出罗拉,再由输出罗拉带动网格圈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使用双槽集聚管,并且吸风双槽非对称配置,倾斜角度为5.5~6.5°;负压气流为1.9~2.1kPa;双槽出口中心间距为4.5~5.5mm。紧密赛络纺集合了紧密纺和赛络纺两种技术的优点,与单独紧密纺或赛络纺比其强力更高,毛羽进一步减少,并且具备了股线的光泽,手感较柔软,可部分替代股线,但成本明显降低,适用于高档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产品面向高档名牌服装消费群,是制作高档时装的理想产品,为纺织服装、家用纺织品领域提供了高科技、舒适性能的新型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细纱机前罗拉通过过桥齿轮装置传动输出罗拉,再由输出罗拉带动网格圈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优点是便于调节前罗拉与输出罗拉的牵伸比,同时尽可能增加集聚管径向截面积、增加各积聚孔处的负压分布均衡性,从而提高纺纱效果。
二、使用双槽集聚管,并且吸风双槽非对称配置,倾斜角度为6.5°;负压气流为2.1kPa;双槽出口中心间距为5.5mm。
三、生产10×2tex粘胶针织纱;捻系数为360左右;集聚牵伸倍数范围为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9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精密MG涂布单元
- 下一篇:书写工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