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位置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8966.3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旭阳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位置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一种用来测量温度位置的温度位置传感器,在温度分层的设备中,需要知道高低温分层的界面位置,以确定高温部分区域和低温部分区域。本发明是一种通过不同位置的温度开关的开或关增加或减少电阻的投入来检测温度分层位置的温度位置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温度分层设备中还没有出现检测温度位置的检测设备,致使不能知道设备中温度分层的位置,不能知道高温部分的区域和低温部分的区域,是设备不完整的缺陷。尤其在上出水的热水器设备中,没有温度位置检测设备,就不知道剩余多少热水,热水量不知道,就往往会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温度位置传感器,通过不同位置的温度开关的开或关增加或减少电阻的投入来检测温度分层位置的温度位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就能感知设备中温度分层的位置,就能知道高温部分的区域和低温部分的区域。
本发明温度位置传感器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是:温度位置传感器由外壳、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温度开关、电阻和公共电极引线组成。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温度开关、电阻和公共电极引线封装在外壳中。多个电阻串联在一起,通过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引出到外壳的外部;多个温度开关一端和公共电极引线链接,每个温度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不同的两个串联电阻之间;公共电极引线引出到外壳的外部。
使用常开温度开关时,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从串联电阻的下方低温方向引出;处于低温部分的温度开关开路,低温部分的串联电阻对公共电极引线开路;处于高温部分的温度开关达到闭合温度时,温度开关闭合,使高温部分串联进的电阻对公共电极引线短路,这样公共电极引线和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之间就只有处于低温部分的串联电阻的串联电阻值,从而能够测量出温度分层位置,获得高温部分区域和低温部分区域。
使用常闭温度开关时,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从串联电阻的上方高温方向引出;处于低温部分的温度开关闭合,低温部分的串联电阻对公共电极引线短路;处于高温部分的温度开关达到打开温度时,温度开关开路,使高温部分串联进的电阻对公共电极引线开路,这样公共电极引线和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之间就只有处于高温部分的串联电阻的串联电阻值,从而能够测量出温度分层位置,获得高温部分区域和低温部分区域。
本发明温度位置传感器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是:温度位置传感器由外壳、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温度开关、电阻、公共电极引线、高温部分温度传感器和高温部分温度传感器电极引线组成。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温度开关、电阻和公共电极引线封装在外壳中。多个电阻串联在一起,通过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引出到外壳的外部;多个温度开关一端和公共电极引线链接,每个温度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不同的两个串联电阻之间;公共电极引线引出到外壳的外部。高温部分温度传感器的高温部分温度传感器电极引线一端连接在公共电极引线上,另一端引出外壳。
使用常开温度开关时,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从串联电阻的下方低温方向引出;处于低温部分的温度开关开路,低温部分的串联电阻对公共电极引线开路;处于高温部分的温度开关达到闭合温度时,温度开关闭合,使高温部分串联进的电阻对公共电极引线短路,这样公共电极引线和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之间就只有处于低温部分的串联电阻的串联电阻值,从而能够测量出温度分层位置,获得高温部分区域和低温部分区域。高温部分温度传感器电极引线和公共电极引线之间检测出高温部分的实际温度,从而更加明确高温部分的能量。
使用常闭温度开关时,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从串联电阻的上方高温方向引出;处于低温部分的温度开关闭合,低温部分的串联电阻对公共电极引线短路;处于高温部分的温度开关达到打开温度时,温度开关开路,使高温部分串联进的电阻对公共电极引线开路,这样公共电极引线和温度位置测量电极引线之间就只有处于高温部分的串联电阻的串联电阻值,从而能够测量出温度分层位置,获得高温部分区域和低温部分区域。高温部分温度传感器电极引线和公共电极引线之间检测出高温部分的实际温度,从而更加明确高温部分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旭阳,未经赵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