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7018.8 申请日: 2013-04-15
公开(公告)号: CN103229760A 公开(公告)日: 2013-08-07
发明(设计)人: 张笑宇;周洪友;赵桂琴;刘景辉;伊卫东;谷雪菲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M21/04 分类号: A01M21/04
代理公司: 呼和浩特北方科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00 代理人: 王社
地址: 010019 内蒙***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燕麦 综合 除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除草技术,特别指一种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是一种重要的粮、经、饲及药多用途作物,属于世界性栽培作物。我国是裸燕麦的发源地,种植历史悠久,燕麦在产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我国燕麦产业发展较快,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的冷凉地区。随着燕麦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杂草问题成为影响燕麦生产的重要因素。杂草根系庞大吸取水肥能力极强,与燕麦争水、肥及光能,严重降低了燕麦的产量和品质,并妨碍收割脱粒。有的地区杂草群落庞大,整体危害较重;有的地区由于多年连作,杂草群落发生变化,个别优势杂草危害严重。燕麦田主要分布的是旱生杂草,如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黎(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exu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等。在西部地区5月中旬至6月上旬,燕麦生长期间遇雨水杂草成批长出。目前,在燕麦种植区,有很多农户不采取任何除草措施,造成大量减产。危害严重时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但是成本过高。化学除草剂以其省工、省时不损伤农作物的特点已成为农业增产的有利措施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燕麦田注册的除草剂,没有专门针对燕麦田禾本科草的除草剂可以使用。燕麦田除草主要沿用小麦田的方法,而燕麦与小麦的种植地区以及对除草剂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其除草效果很不稳定,给燕麦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燕麦田的禾本科草,使用除禾本科草的苗期喷雾处理的除草剂,药害严重。值得一提的是,燕麦生产中有的使用除草剂2,4-D丁酯,防效虽好,但是田间观察,该除草剂会引起生长植株根部畸形,根长势慢,根系减少,分蘖减少,籽粒较秕,带壳率增加,降低燕麦的品质和产量。近几年也有一些关于燕麦田除草剂使用的报道,但是单独使用除草剂也很难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因此,从生态除草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农业栽培措施控草的作用,并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寻找燕麦田的环保、安全、高效的综合除草剂技术是燕麦生产的迫切需求。

除草剂田普是45%微胶囊剂(CS),是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开发的二甲戊灵新型除草剂。微胶囊剂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控制农药有效成分缓慢释放,增加对作物的安全性,延长药剂的有效期,巩固防治效果。另外,田普以水作为基质,避免了传统乳油剂型中有机溶剂对作物根部的伤害。田普为二硝基苯胺类土壤封闭性除草剂,作用机理是抑制芽尖、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可用于多种蔬菜及棉花、花生、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薯、胡萝卜等70多种旱田作物。但是在燕麦田未见有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即使用活性高、成本低、杀草谱广、安全性好、低残留、操作简单、增产作用明显的环境友好型除草剂,并结合使用合理的农业栽培措施,使除草效果最佳、产量效益最大化。使用除草剂田普,结合使用调整播期和土壤湿度,控制行间距以及播种前浅耕的农业栽培措施控制燕麦田杂草。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实现: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其特征是,应用于旱地燕麦田的除草剂田普为450g/L二甲戊灵微胶囊剂,用药量为2250~2700mL/hm2,用水量为675~900kg/hm2。施用前先平整土地,保证充分封闭。播种前浅耕10~12cm,除去出苗的部分杂草。下透雨或浇水后施用除草剂田普,用药后不能破坏土层,保证形成2~3cm厚的药土层,除草剂现用现兑。行距控制在12~15cm。在播种期内适当晚播。

本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在播种期内适当晚播。在西部燕麦种植区播种时间应控制在5月20日至6月1日。晚播播种时,部分杂草已经出苗,播种操作就能除去部分杂草,且晚播气温已经较高,杂草出芽快而整齐,在喷施除草剂初期就能一次性除去杂草。如果燕麦播种过早,在生长后期接近成熟的阶段,天气仍较热如遇雨水较多,由于燕麦苗枯黄发干,失去竞争力,田间杂草成为主要的生长类群,长势加快,对燕麦危害也非常严重。甚至在收获后,已经长出地面的杂草由于没有燕麦苗的竞争和遮挡,生长加速,部分杂草种子以及落在地里的燕麦种子继续萌发生长,产生大量种子,会造成第二年杂草危害严重(图1)。

应用本燕麦田综合除草技术需合理密植,通过控制行距,以苗压草来控制杂草。由于西部地区地力较差,行距应控制在15cm,种子用量20kg/亩,既能封垄,遮挡住杂草,增加燕麦苗的竞争优势,又能使燕麦苗适当分蘖,产量达到最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7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