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6537.2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7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盛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昊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6 | 分类号: | A61M5/3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接 传导 装置 截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特别是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器使用的,在输液器滴斗内药液面下降时自动截止,防止液面过度下降引起空气栓塞,回血等输液并发症并同时传导出负压给外接系统提供信号的自动截止滴斗。
背景技术
由于静脉输液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很多医疗器械企业及个人在输液器的改进上不断地有各种创新,其中一些使用负压告警的自截止输液器由于其结构及设计受材料技术的限制,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为了使得输液器的自截止及告警效果更为可靠,更为安全,发明和改进新型的适用于负压告警的自截止输液器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特别是一种利用膜片弹性势能在输液即将结束时截止输液器内的药液液流,避免回血、错输空气等问题的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的自截止滴斗,其特征在于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1由滴斗上段1-1、滴斗中段1-2、滴斗下段1-3组成,滴斗下段1-3主要由截止阀1-3-1、截止膜片1-3-2组成,截止阀1-3-1的主要结构包括:透液孔1-3-1-1、导流管1-3-1-2、膜片固定台1-3-1-3,截止膜片1-3-2由膜片截止面1-3-2-1、膜片环形边1-3-2-2组成,其中,导流管1-3-1-2在设计中略高于膜片固定台1-3-1-3约1mm,可使得截止膜片1-3-2的膜片环形边1-3-2-2安装在膜片固定台1-3-1-3上时,截止膜片1-3-2的膜片截止面1-3-2-1恰巧紧贴截止阀1-3-1的导流管1-3-1-2管口,截止阀1-3-1的透液孔1-3-1-1可为十字字形也可为圆形,截止膜片1-3-2的膜片截止面1-3-2-1既可连接于膜片环形边1-3-2-2的中心位置呈现对称结构,也可连接于膜片环形边1-3-2-2一侧呈鼓面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其利膜片的弹性势能及重力原理,改进了现有自截止输液器的结构不足,使自截止输液器在现有的材料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实现截止及负压传导,杜绝了因为现有自截止输液技术在材料限制下的失误率高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相较于现有截止装置,具有截止及传导效果更可靠,可制造性强等特点,为实现更好的实现自截止告警,使输液管理更为规范,护理更为贴心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剖视图
图2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剖视图
图3Ⅰ型截止膜片剖面图
图4Ⅰ型截止膜片侧视图
图5Ⅱ型截止膜片剖面图
图6Ⅱ型截止膜片上侧视图
图7Ⅱ型截止膜片下侧视图
图8十字孔截止阀侧视图
图9圆孔截止阀侧视图
1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
1-1截止装置
1-1滴斗上段
1-2滴斗中段
1-3滴斗下段
1-3-1截止阀
1-3-1-1透液孔
1-3-1-2导流管
1-3-1-3膜片固定台
1-3-2截止膜片
1-3-2-1膜片截止面
1-3-2-2膜片环形边
2负压传导装置。
具体实施例
在输液开始时,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1上方的药液量多,产生较大的重力势能,药液通过滴斗下段1-3的截止阀1-3-1上的1-3-1-1透液孔,由于药液的重力势能大于截止膜片1-3-2形变所需的弹性势能,使截止膜片1-3-2发生形变,从而使截止膜片1-3-2与止流阀1-3-1的导流管1-3-1-2之间形成空隙,保证药液继续向滴斗下方流动,即可正常输液;在输液即将结束时,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1上方药液量减少,药液所产生的重力势能小于截止膜片1-3-2发生形变所需的弹性势能,截止膜片1-3-2不发生形变,止流阀1-3-1的导流管1-3-1-2被截止膜片1-3-2密封,使药液不能继续流动,输液即被截止。
新型可连接负压传导装置的自截止滴斗1的截止膜片1-3-2,为保证输液及截止效果,其必须要有较好的弹性及柔韧度,在制造过程中需选用较为柔软,韧性较好的医用弹性材料;止流阀1-3-1的导流管1-3-1-2管口需进行极精密的打磨抛光才能保证截止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昊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昊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6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晃动哑铃
- 下一篇:输液速度检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