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翼式全自动充气车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5124.2 | 申请日: | 2013-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宁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文轩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翼 全自动 充气 衣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车车衣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尾翼式全自动充气车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的室外停放不可避免,公知的车衣不可以自动的打开和收起给使用者造成不便。一些轿车为节省燃油,车身采取轻量化设计,降低了车子的抓地能力,造成了车子行驶不稳。市场上一些所谓的“自动车衣”都离不开人的实质参与,并非真正的自动化。常见的车衣在隔热、防寒、放撞击方面效果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尾翼式全自动充气车衣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三个,方案一是:包括机壳组合、辅助转轴、中心转轴、支撑压紧导向组合、传动组合、遮布组合、辅助布、智能送电器、电磁阀。机壳组合包括底座、支架、连接杆、上盖四部分,连接杆安装在底座左端的支架上,在连接杆的右端通过支架安装机壳上盖。机壳组合外型设计为尾翼状,安放在车顶。中心转轴通过轴承套装在连接杆外面。辅助轴安装在底座前方。遥控电机安装在机壳组合左端后面。智能送电器安装在机壳组合左端下面,通过智能送电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关。辅助布安装在辅助轴与中心转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压紧导向组合、遮布组合。压紧导向板组合有两组分别安装在机壳上盖中间部分和底座后面中间部分。遮布组合安装在中心转轴上。
所述的支撑压紧导向组合包括扭簧、压紧簧和导向板,扭簧一臂安装在机壳上,另一臂固定在导向板上,导向板外侧安装压紧簧。
所述的遮布组合包括遮布,高回弹全脂海绵,弹簧钢条和电磁阀,电磁阀设置为两个。高回弹全脂海绵和弹簧钢条间隔安装在车衣夹层中,两个电磁阀分别安装在车衣前头和尾部。
所述的智能送电器包括运动转子、运动转子凸起、弹簧片、接线柱。运动转子为一个,运动转子凸起为一个依附在运动转子边缘。接线柱为两个。弹簧片为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接线柱上。
所述的传动组合包括单向棘轮和传动带,为三组。单向棘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中心转轴左端(正装)和辅助转轴左端(反装)。传动带设置为三条,三条传动带分别设置在遥控电机左端端与中心转轴左端的单向棘轮和遥控电机左端与辅助转轴左端的单向棘轮和遥控电机左端与智能送电器的运动转子。
本发明的一种全自动尾翼式充气车衣装置方案一,通过机壳安装轿车顶部,使用时,由遥控器发信号控制遥控电机,遥控电机可通过编制程序实现电机轴正反转、电机转速快慢及电机的行程,真正实现了车衣的全自动化。在车衣收、放的同时,遥控电机同时也带动智能送电器运动,给电磁阀间歇性的供电,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为车衣充、放气。车辆行驶时,气流冲击本装置外壳,增加汽车抓地力,增强行驶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种尾翼式全自动充气车衣装置方案一,工作流程是由遥控电机通过传动带和安装在中心转轴和辅助转轴上的单向棘轮,驱动中心转轴和辅助转轴转动。遥控电机驱动中心转轴正向旋转的同时,由于单向棘轮的作用,带动中心转轴旋转,而不辅助转轴旋转(它处于自由状态),这使得安装在中心转轴上的遮布(遮布中间固定在中心转轴上)和缠绕在辅助转轴上的辅助布,同时被卷在中心转轴上,遮布收起。同时,智能送电器在遥控电机的带动下,间歇性的给电磁阀供电,间歇的给车衣放气,使运动进入机壳内部卷在中心转轴上车衣内部的高回弹全脂海绵间歇由于受到挤压而排出空气,车衣顺利收起。遥控电机反向旋转的同时,由于单向棘轮的作用及传动带的连接,带动辅助转轴向外旋转,不影响中心转轴旋转(它处于自由状态),这使得卷在中心转轴上的辅助布,被收卷在辅助转轴上,辅助布被收卷的同时,带动遮布组合向外运动,遮布组合在辅助布和支撑压紧导向组合的共同作用下,借助内部弹簧钢条的带动,前后两部分遮布分别向机壳外运动,在移动的同时四周顺势展开盖住轿车。同时,智能送电器在遥控电机的带动下,间歇性的给电磁阀供电,间歇的给车衣充气,使运动出机壳的车衣内部的高回弹全脂海绵间歇的吸收空气而膨胀。实现遮阳、防霜、防撞击等。由于有辅助布和支撑压紧导向组合的共同作用,始终保证了遮布组合运动的可靠性。同时,车衣收起时,由于支撑压紧导向组合的作用,使本装置牢固的成为一体,也由于本装置特殊的尾翼式设计,故能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也能稳定的固定在车上,还能增加汽车的抓地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文轩,未经宁文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5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及其总线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空调热损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