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用薄膜添加剂与盐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4720.9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万雄飞;张铁岭;江恒顺;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金肯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13/06 | 分类号: | C08K13/06;C08K9/04;C08K3/04;C08K5/07;C08K5/3475;C08L27/06;C08K5/12;C08K5/151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毕东峰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的组分及配方,尤其是一种盐用薄膜添加剂,本发明还涉及该盐用薄膜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盐用薄膜。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盐用薄膜是我国海盐产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年产量可达10多万吨,广泛应用于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海盐生产中。确保结晶池盐卤浓度不下降是我国海盐产业稳产高产的重要物资。根据相关国家标准,此类盐用薄膜中必须为黑色,且含碳量应达到或高于2.5%。目前均添加碳黑色浆和耐老化光稳定体系。在塑料盐用薄膜中加入炭黑能起到一定的耐紫外老化和着色效果。但是炭黑价格昂贵且分散困难,生产能耗高且污染环境。且粒径过小、比表面积过大导致表面能极大,极易团聚,属于功能过剩。不仅影响使用效果,还使得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合理成本低、分散效果好的盐用薄膜添加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盐用薄膜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以上述盐用薄膜添加剂为助剂的盐用薄膜的生产配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盐用薄膜添加剂,其特点是,该添加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粒径不大于10微米的超细煤粉 100 份;
钛酸酯偶联剂 0.1~3份;
铝酸酯偶联剂 0.1~3份;
分散剂 0.1~8份;
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 0.05 ~3 份;
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 0.05 ~3 份;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硬脂酸盐类、硬脂酰胺类、金属皂类、脂肪酸酯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类分散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盐用薄膜添加剂中,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粒径不大于10微米的超细煤粉 100 份;
钛酸酯偶联剂 0.5~1份;
铝酸酯偶联剂 0.5~1份;
分散剂 0.5~4份;
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 0.1 ~2份;
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 0.1 ~2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盐用薄膜添加剂中:所述的分散剂优选为聚乙烯蜡或者石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盐用薄膜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 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向球磨机中加入超细煤粉、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酯偶联剂,在60-195℃、10-500RPM运转10-60分钟即可,再按比例加入分散剂、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和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混合均匀,冷却即得。
本发明盐用薄膜添加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盐用薄膜的生产,其添加量一般为2~10份,可以视当地海拔高度、累积日照时数而调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盐用薄膜,该盐用薄膜使用以上所述的盐用薄膜添加剂为助剂,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聚氯乙烯 100 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脂 0~40 份;
盐用薄膜添加剂 2~50 份;
环氧大豆油 0.4 ~20 份;
复合热稳定剂 0.4 ~5 份;
润滑剂 0.4 ~2 份;
盐用薄膜中所述的分散剂为常用的分散剂,如聚乙烯蜡、石蜡;所述的润滑剂为常用的PVC润滑剂,如硬脂酸、石蜡。所述的复合热稳定剂为盐用薄膜生产常用复合热稳定剂。
本发明的盐用薄膜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金肯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金肯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7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