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式承压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54696.9 | 申请日: | 201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龚成中;何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春林 |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50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根式 灌注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式承压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中,桩基通常都是用于承压的,桩基通过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共同作用进行承压。桩基承载力的大小与桩侧、桩端提供的阻力大小有关,通过增加桩基的直径或桩基的长度,即通过增大受力的面积可以提高桩基的桩侧阻力或桩端阻力,进而提高桩基的承压力。但是在实际建造中,桩基的长度越长,施工的难度就越大;桩基的直径越大,需要的建材越多,桩基的建造成本越高;最终的桩基承压效果的提升相比于桩基的建造难度和建造成本而言,不成比例。这种单纯增加桩基的直径或长度的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土,建造的难度较大,不够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根式承压灌注桩及其的施工方法,建造施工简单、施工过程中用料少,建造成本低,同时浇注的承压桩,其承压性能远远好于普通承压桩;相比于具有相同承压性能的普通桩,本发明能节省大量用料。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根式承压灌注桩,包括圆柱状桩基,还包括设于圆柱状桩基顶部的承台面,所述桩基的圆柱面上设有多根根键;或桩基的圆柱面上设有同圆心凸起的支盘,所述多根根键连接于支盘。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根键垂直于桩基,所述根键远离桩基一端的端部为锥状结构。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设置于桩基圆柱面上的根键从上至下依次排布有多层;每一层的根键在一个水平面,每一层至少设有三根,等分设置于桩基圆柱面一周。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桩基圆柱面上同圆心凸起的支盘,从上至下依次排布有多层;每个支盘上所设的根键数量至少为3根,所述根键等分设置于支盘的一周。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桩基的直径至少为2米,所述根键的长度为桩基直径的0.5~1倍。
制备如上所述的根式承压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和土质通过钻具进行第一节桩孔土方的开挖;
2)当第一节桩孔形成之后,再放入设备到桩孔内,通过该设备向外挤出支盘的孔穴;
3)将预制的根键分别水平打出支盘的孔穴外并达到设定长度,根键的内端留在桩孔内;
4)沿桩孔内壁建造支护壁模板,并进行支护壁混凝土的浇筑,当支护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支护壁模板;
5)重复步骤1)~4),逐节往下循环作业,直至桩孔的深度达到指定要求;
6)当桩孔的深度达到设定要求后,将预制的桩基钢筋笼吊放至步骤4)的支护壁孔内;
7)将预留在桩孔内根键端部的预制钢筋与桩基钢筋笼进行固定;
8)将混凝土灌注于桩孔内,完成桩基的浇筑。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桩孔开挖时采取由中心向周边进行开挖,桩孔的直径略大于桩基的直径。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3)中,根键留于桩孔内的长度为桩基半径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5)中,当桩基底部一节的高度大于2米时,桩孔支护壁需要分段进行支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桩基的圆柱面在设有支盘的基础上,增设了均匀布置的根键,这不仅极大地提高桩侧摩阻力,而且还进一步增加了桩基的受力面积,对提高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极为有利,与其他方法相比,本发明用料较少,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成本。
第二、根键为预制构件,根键内的预埋钢筋与桩基内的主筋固定连接,浇注桩基的时候同时在桩基与根键连接处浇注支盘,进一步增加了桩基的受力面积,同时也防止根键与桩基的连接处断裂。
第三、在沉孔施工过程中,当沉孔挖至一定深度时,将预制根键打入指定深度的沉孔侧壁内,并将另一端部预留在桩基沉孔内,以便桩基浇注混凝土固定,整个施工过程简单,施工建造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案例1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案例1结构俯视半剖示意图。
图3为实施案例2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案例2结构俯视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春林,未经何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外摄影测量手持机
- 下一篇:一种矿用救生舱外的反射式指示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