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造柱模板的安装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54500.6 | 申请日: | 201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哲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111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模板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柱模板的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它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柱模板的安装方法,该方法施工操作方便,安装速度快,质量高,安装后的模板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稳定性,可以在施工中承受各种情况下出现的各种荷载。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模板的安装方法,括如下步骤:
(一)弹柱位置线,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在砼面上弹出柱位置线并引控制线。
(二)抹找平层做定位墩台,按标高抹好水泥沙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性;
(三)安装柱模板,先将柱子的第一节四面模板就位,用连接角模组拼好,角模应高出平模,校正调好对角线并用柱箍固定,然后以第一节模板上依附高出角膜为基准,用同样的方法逐节组装直到全高;
(四)安装柱箍,柱箍用角钢和钢管制成,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尺寸和间距然后进行安装。
(五)安装柱模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两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控制、花蓝螺栓调节,校正垂直度,拉杆与地面夹角为45度,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为3/4柱高;
(六)柱模检验: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然后进行柱模自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安装柱模时,应将柱模与主筋临时拉结固定,防止模板倾覆伤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在安装柱箍时,柱箍应与周边脚手架拉结以防倾倒。
进一步地,安装结束后在柱模根部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漏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构造柱模板的安装方法施工操作方便,安装速度快,质量高,施工安全,安装后的模板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稳定性,可以在施工中承受各种情况下出现的各种荷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构造柱模板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弹柱位置线,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在砼面上弹出柱位置线并引控制线。
(二)抹找平层做定位墩台,按标高抹好水泥沙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性;
(三)安装柱模板,先将柱子的第一节四面模板就位,用连接角模组拼好,角模应高出平模,校正调好对角线并用柱箍固定,然后以第一节模板上依附高出角膜为基准,用同样的方法逐节组装直到全高;
(四)安装柱箍,柱箍用角钢和钢管制成,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尺寸和间距然后进行安装。
(五)安装柱模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两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控制、花蓝螺栓调节,校正垂直度,拉杆与地面夹角为45度,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为3/4柱高;
(六)柱模检验: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然后进行柱模自检。
所述步骤(三)中安装柱模时,应将柱模与主筋临时拉结固定,防止模板倾覆伤人。
所述步骤(四)在安装柱箍时,柱箍应与周边脚手架拉结以防倾倒。
安装结束后在柱模根部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漏浆。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哲,未经杨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型随车起重机底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门形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