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新型轴承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4179.1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武;于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6502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静压 轴承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压轴承的轴承体,特别涉及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新型轴承体。
背景技术
球磨机的规格不断增大,对静压轴承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轴承体调心性能、轴承体强度和刚度及其上油腔的结构形式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新型轴承体机。
本发明之轴承体上具有油腔、两条集束油沟、小于半圆柱面孔凹槽、轴向减重孔、横向减重孔和多条加强筋,横向减重孔与轴向减重孔垂直;油腔是由一个主油腔、两个辅助油腔和一个补油腔构成,主油腔是三列并联多出油孔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是与主油腔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出油孔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的矩形油腔;轴承体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和垂直进油道,每列出油孔通过水平进油道与垂直进油道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轴承体调心性能好,轴承体强重比大,油腔的结构形式利于形成沿周向呈半周正玄曲线的油膜压力分布,多出油孔和集束油沟形式利于形成沿轴向压力均匀的油膜,轴承体的承载能力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之轴承体10上具有油腔101、两条集束油沟105、小于半圆柱面孔凹槽106、轴向减重孔100、横向减重孔110和多条加强筋111,横向减重孔110与轴向减重孔100垂直;油腔101是由一个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和一个补油腔104构成,主油腔102是三列并联多出油孔109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103是与主油腔102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出油孔109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104是单列串联双出油孔109的矩形油腔;轴承体10上具有多条水平进油道107和垂直进油道108,每列出油孔109通过水平进油道107与垂直进油道108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