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以及用其冶炼高氮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53071.0 | 申请日: | 201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桓;赵定国;刘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联合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C7/072 | 分类号: | C21C7/072;B22D7/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精炼 铸造 装置 以及 冶炼 高氮钢 方法 | ||
1.一种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包括铸造装置本体,顶盖系统,顶盖系统的顶盖盖于铸造装置本体上,用螺栓紧固,铸造装置本体的底部固结有水冷活动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感应线圈、底吹系统;所述的铸造装置本体为层状筒形结构,由外向内的结构为:安全耐火层、水冷铜坩埚层、分割耐材片,所述的感应线圈呈螺旋形缠绕于安全耐火层外壁,感应线圈与电控柜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的底吹系统安装在水冷活动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是主体内通高速冷却水的铜质中空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耐火层由耐火泥料捣打而成,位于感应线圈之内,水冷铜坩埚层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铜坩埚层由一组水冷铜板和一组分割耐材片间隔均匀排列,呈圆筒形分瓣结构,其中水冷铜板是由紫铜制成的内部为空腔的结构,水冷铜板内通高速冷却水,下端有冷却水入口,上端有冷却水出口;分割耐材片是由耐火材料制成的薄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水冷铜板分别是16个、24个或者32个,分割耐材片与水冷铜板对应,每组分割耐材片分别是16个、24个或者3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活动底板是圆形铜板,内部为空腔结构,偏心开有用于装配底吹系统底吹塞的孔,中心放置有耐材稳流器,边缘与水冷铜坩埚层通过螺栓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炼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吹系统由底吹塞和流量控制仪组成,底吹塞由耐火材料制成,底吹塞上开有3~5个透气孔,流量控制仪置于精炼铸造装置外,底吹塞与流量控制仪连接,流量控制仪与氮气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炼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系统是由水冷铜板制成,呈圆拱形,顶部装有炉盖吊环、压力表和气体安全放散阀,边缘有密封螺栓,内部配有铸锭吊环及其升降装置。
9.一种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冶炼高氮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a、装料:接通感应线圈,底吹氮气,吊起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的顶盖,将预先熔炼好的钢水倒入炉内,钢水冲击炉底稳流器,钢液面不断上升,待注满后盖好顶盖并密封;
b、生壳:调整感应线圈功率,使得钢水产生的感应热与水冷铜板带走的钢水热量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在钢水与器壁之间产生凝固薄壳;
c、熔炼:从顶部充入氮气,形成高压气氛;从底部的底吹塞内通入固定流量的氮气进行底吹搅拌熔炼,钢水与水冷铜坩埚层之间始终保持凝固薄壳,在此高压底吹条件下熔炼,实现钢水高效增氮;
d、铸造:当钢水中氮含量达到需要的数值后,停止底吹氮气,慢慢降低感应线圈功率并提高冷却水流量,凝固薄壳逐渐变厚,同时调节铸锭吊环升降装置,将铸锭吊环插入正在降温的钢液中,最终形成带有吊环的高氮钢铸锭;
e、吊装:高氮钢铸锭冷却后,释放炉内高压氮气,打开螺栓并移走顶盖,吊起高氮钢铸锭,然后重新开展下一周期的冶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高压底吹精炼铸造装置冶炼高氮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2MPa以内的环境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合大学,未经河北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0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