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999.7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K1/42 | 分类号: | F16K1/4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郑永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空调机等中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针阀型的电动阀,尤其涉及改进了相对于针阀的阀口的形状的电动阀。
背景技术
以往在制冷循环中,常常出现从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动阀产生的、伴随流体通过的噪声的问题。作为实施了这种噪声对策的电动阀,例如有日本特开2012-47213号公报(专利文献1)及日本特开2010-19406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动阀。
专利文献1的电动阀由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构成阀口,并构成为第一阀口的内径D1和第二阀口的内径D2和二次接头管的内径D3的关系是D1<D2<D3。
专利文献2的电动阀设定阀口(阀口节流孔)的最窄部的内径和圆锥形状的阀口的角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2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9406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发明与之前的结构相比得到了降低噪声的效果,但有可能在特定的制冷剂状态下产生噪声。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如图9所示,具有第一口a和内径大于该第一口a的第二口b,在该第一口a和第二口b之间具有锥形部c,第二口b的内径大于第一口a的内径。在第一口a和针阀d的间隙制冷剂的流速大,但在第二口b内流速立即变小,流动的状态成为扩散流动。另外,压力急剧地恢复。因此,存在容易产生气蚀破裂的问题,有待改进。这一情况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也是同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而做成的,以提供通过设置阀口的新条件而降低了噪声的电动阀为课题。
第一方案的电动阀在形成在阀壳上的阀室上连通一次接头管,在所述阀室上经由阀口能够连通二次接头管,通过使与所述阀口配设在同轴上的针阀沿着轴线方向移动而开闭所述阀口,从而控制从所述一次接头管流入并向所述二次接头管流出的流体的流量,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包括位于所述阀室侧的内径D1的第一阀口和位于所述二次接头管侧的内径D2的第二阀口,第一阀口的内径D1、第二阀口的内径D2和所述二次接头管的内径D3的关系是D1<D2<D3,并且,所述第二阀口的内径D2和所述第一阀口的内径的比D2/D1在1.05≤D2/D1≤1.85的范围。
第二方案的电动阀在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动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口的长度L2和第一阀口的长度L1的比L2/L1在20≤L2/L1≤45的范围。
第三方案的电动阀在第一或第二方案所述的电动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的锥形部,该锥形部的锥角α3在90°≤α3≤150°的范围。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的电动阀,第二阀口的内径D2和所述第一阀口的内径的比D2/D1在1.05≤D2/D1≤1.85的范围,第二阀口的内径较小,因此从第一阀口和针阀的间隙流过的制冷剂向第二阀口流出时,不会使压力急剧地恢复,因此能够抑制气蚀的破裂,并能够降低噪声。
根据第二方案的电动阀,第二阀口的长度L2和第一阀口的长度L1的比L2/L1在20≤L2/L1≤45的范围,第二阀口的长度比第一阀口的长度长得多,因此制冷剂的流动在第二阀口被整流化,能够将制冷剂的流动稳定化,进而能够降低噪声。
根据第三方案的电动阀,连接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的锥形部的锥角α3在90°≤α3≤150°的范围,从第一阀口和针阀的间隙流过的制冷剂仿照锥形部流向第二阀口,因此更不会使压力急剧地恢复,能够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视图,其中,α3=90°~150°,α2=4°~50°,α1=46°~100°,D1=1mm~4.5mm,D2/D1=1.05~1.85,L1<0.5mm,L2/L1=20~45。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的作用的图。
图4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空调机的一例的图。
图5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D2与D1的尺寸比和噪声降低值的实测例。
图6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使锥形部的锥角变化时的相对于D2与D1的尺寸比的噪声降低值的实测例。
图7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L2与L1的尺寸比和噪声降低值的实测例。
图8是将图6的实施例以锥角作为横轴来表示相对于D2与D1的尺寸比的噪声降低值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