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及相应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2477.7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海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联网 数据 采集 系统 相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尤其涉及用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及相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即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基于IEEE 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 Fidelity)、紫蜂无线个域网(ZigBee)、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以及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类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通俗的说,物联网就是可实现“感知世界”的网络。
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的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参数测量、参数调节、各类信号报警、数据加工后的参数报警及参数自动控制等各项功能,也就是实现在具体应用领域的“感知”。传统的SCADA系统一般由监控中心、通讯网络和远程数据采集终端组成。其中,监控中心即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也称上位机人机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其中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管理员站和操作员站,软件采用专用的SCADA系统软件。通讯网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有线和无线。远程数据采集终端,即各种智能数据采集设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下位机,如各种远程终端设备(RTU,Remote Terminal Unit)、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及各种智能控制设备等。
物联网技术对于当前科技领域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因为无论是对于工厂的现场设备的控制,还是对电网、自来水管网、燃气管道、铁路、桥梁、隧道、水文水利、数字农业系统的监控,甚至是对宇宙飞船、卫星运行的监测监控,无不是通过将物物相联的网络来实现的,只不过人们在传统上将这些专业领域的“物联”应用称之为SCADA系统。当然从定义上来看,物联网是一个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感知”网络,通过物联网人们可将“感知”扩展到每台设备、每件商品甚至每个人,实现对静态和动态的物的监控与管理,以真正达到“感知中国”以及“智慧地球”的目标。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物联网既是SCADA这一传统的“感知”技术在概念与应用上的延伸,又是对SCADA技术发展的一种质的提升。
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于各行各业中,使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相联结。物联网技术必将促进SCADA系统体系结构的变革与升级,使得SCADA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除了在传统的供水、供气、环保、能源、轨道交通、机场、铁路、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应用外,在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其它各种领域中也将得到广泛应用,最终使SCADA这一物联网的具体应用系统真正发展成为“感知世界”的智慧网。
通常,物联网应用系统具有以下三种架构:
(1)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架构电子标签,它可能是三种架构技术体系中能够最灵活地将“物”改变成为智能物品的,其主要应用是将移动和非移动资产贴上电子标签,以实现对资产进行各种跟踪和管理;
(2)基于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架构,主要是指无线传感网络(WSN,Wirelcss SensorNetworks),它由分布在自由空间里的一组“自治的”无线传感器组成,以共同协作完成对特定周边环境状况(包括温度、湿度、化学成分、压力、声音、位移、振动以及污染颗粒等)的监控。WSN中的一个节点(或称Mote)一般是由一个无线收发器、一个微控制器以及一个电源组成。WSM是一种自治重构(Ad-Hoc或Self-Configuring)网络,包括无线网状网(Mesh Networks)和移动自重构网(MANET)等。
(3)基于M2M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其中业界认同的M2M理念和技术架构覆盖的范围应该是最广泛的,包含有线和无线两种通信方式。M2M覆盖和拓展了工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中传统的SCADA系统。
今大,SCADA系统已逐渐从最初的主机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发展到了网络化的系统,并且也大有从用专有协议的封闭式系统演变为用以太网和TCP/IP协议为主流的开放式系统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海,未经李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