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476.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1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安洪光;寇秋莉;段亚丽;董金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外机的第一通讯电路并联连接至少两个空调内机的第二通讯电路,所述第一通讯电路连接有电流调节电路,用于根据连接至第一通讯电路的空调内机的第二通讯电路数量或当前运行的第二通讯电路的数量,调节空调外机的第一通讯电路的工作电流;
所述第一通讯电路上连接有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包括:调节电阻,可通断地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两端;
所述第一通讯电路包括第一微处理器、第二控制装置、第一发送光耦和第一接收光耦,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包括第一数据发送端和第一数据接收端;
所述第二通讯电路包括第二微处理器、第三控制装置、第二发送光耦和第二接收光耦,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包括第二数据发送端和第二数据接收端;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发送光耦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数据发送端之间,所述第一发送光耦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线;
所述第一接收光耦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调外机的零线,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收端;
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连接在对应的第二发送端和第二发送光耦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发送光耦的输出端连接对应的空调内机的火线;
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输入端通过第二限流电阻连接所述空调内机的通信线,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数据接收端;
所述至少两个空调内机的的火线、零线和通信线分别和所述空调外机的火线、零线和通信线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接收光耦、第一发送光耦、所述第二通讯电路的第二接收光耦、第二发送光耦之间形成通讯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阻和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之间连接有继电开关,所述继电开关的控制端通过第一控制装置连接至空调外机的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端控制所述继电开关闭合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基极、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继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内机的火线和零线之间连接有放电装置和/或稳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和第三控制装置分别包括晶体管;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发送端,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发送光耦的输入端,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三控制装置的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端,集电极连接第一发送光耦的输入端,发射极接地。
6.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
根据并联连接至空调外机的第一通讯电路的第二通讯电路的数量,或当前运行的第二通讯电路的数量,调节所述第一通讯电路的工作电流,
其中,所述第二通讯电路为对应的空调内机的通讯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电路上连接有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两端可通断地并联连接有调节电阻,所述第一通讯电路的工作电流的调节过程具体包括:
通过控制所述调节电阻的通断调节第一通讯电路的工作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阻的通断过程具体包括:
通过空调外机的第一微处理器向第一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连接在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调节电阻之间的继电开关的闭合或关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传输的过程:
所述空调外机的第一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电路和对应的第二通讯电路轮流向各所述空调内机的第二微处理器发送空调内机的地址信息;
所述空调内机的第二微处理器接收上述地址信息,并判断是否与空调内机的地址信息匹配,若匹配,则通过对应的第二通讯电路和所述第一通讯电路分时向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4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式全液压矿车清车机
- 下一篇:一种液体燃料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