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能耗铣削平台清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2408.6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曾勇;叶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铣削 平台 清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铣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铣削平台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铣床是通过铣刀的运动,对固定在铣削平台上的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设备。根据铣床的加工特性,在铣削过程中,尤其是对大型工件的铣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切削屑。如果不对切削屑进行清理的话,大量的切削屑会堆积在铣削平台的两侧,对正常加工构成障碍。
当前,较常用的做法是在铣床两侧设置切削屑收集槽,铣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屑会落入切削屑收集槽中,然后再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清理。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依然依赖于人力进行清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无法方便的清理切削屑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能耗铣削平台清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低能耗铣削平台清理系统,包括壳体、绞龙轴、驱动电机A、固定体、盖板A、盖板B、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电机B,壳体设置于铣床平台两侧,壳体的径向截面呈U型,壳体的两端开放,固定体设置于壳体的一端,绞龙轴设置于壳体中,绞龙轴的一端转动固定于固定体上,绞龙轴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上未设置固定体的端部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A与壳体之间存在间隙,盖板A和盖板B设置于壳体的顶部,盖板A和盖板B共同构成封闭壳体顶部的平面,驱动电机B的输出轴贯穿固定体与主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固定体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盖板A与主动齿轮连接,盖板B与从动齿轮连接。
通常情况下,盖板A和盖板B水平设置,铣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屑落到盖板A和盖板B上。在盖板A和盖板B上的切削屑堆积至一定程度后,启动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B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而使盖板A和盖板B倾斜,盖板A和盖板B上的切削屑落入壳体中。再启动驱动电机A,通过绞龙轴将切削屑带出壳体。通过本发明,能够方便的完成切削屑的清理。
盖板A和盖板B倾斜时,盖板A和盖板B的上表面相对,能够防止切削屑落入本发明外部。
另外,由于盖板A和盖板B的存在,绞龙轴驱动电机不必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能耗低。
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设置,采用一个驱动电机B即可带动盖板A和盖板B同时倾斜,降低了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盖板A上设置有伸入所述盖板B下方的凸缘。在盖板B上切削屑较多导致盖板B产生微量倾斜时,盖板A通过凸缘的作用,为盖板B提供支撑,提高了盖板B的承载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优化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个侧面向外倾斜,使壳体呈上宽下窄的结构,更有利于切削屑进入壳体中,防止切削屑在壳体边缘堆积。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优化方案,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轴向布置的油槽。在铣削过程中,除了产生大量切削屑之外,还会用到大量的冷却液和冷却油,油槽即用于收集冷却液和冷却油,防止细小的切削屑与冷却液或冷却油混合导致结块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面倾斜设置,使油槽中的冷却液或冷却油自然流出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绞龙轴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平行,以保证绞龙轴带走切削屑,避免切削屑在壳体底面与绞龙轴之间距离较大的位置处堆积。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优化方案,所述壳体由NM340钢构成。NM340钢具备较好的耐磨性能,能够防止切削屑刮伤壳体,提高了壳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第五优化方案,所述绞龙轴由Mn13Cr2MoRe合金构成。Mn13Cr2MoRe合金的耐磨性能良好,能大幅度提高绞龙轴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能够方便的完成切削屑的清理,同时能耗低;
2.设置盖板A和盖板B,在盖板A和盖板B倾斜时,切削屑更易落入壳体中,不会出现切削屑卡在盖板与壳体侧面之间的情况;
3.盖板A上设置有伸入盖板B下方的凸缘,提高了盖板B的承载能力;
4.壳体的两个侧面向外倾斜,使壳体呈上宽下窄的结构,更有利于切削屑进入壳体中,防止切削屑在壳体边缘堆积;
5.设置油槽,用于收集冷却液和冷却油,防止细小的切削屑与冷却液或冷却油混合导致结块的情况发生;
6.壳体的底面倾斜设置,使油槽中的冷却液或冷却油自然流出壳体;
7.绞龙轴与壳体的底面平行,以保证绞龙轴带走切削屑,避免切削屑在壳体底面与绞龙轴之间距离较大的位置处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