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高压环境的雷电防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1225.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8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高压 环境 雷电 防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电防护电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环境的雷电防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夏季,雷雨多发季节,雷电经常发生。在各个方面的雷电防护电路应有尽有,但是,其大多为在低电压环境中使用。而在高压环境中使用的防雷电路其电路结构都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压环境的雷电防护电路,其可应用于高压环境,且电路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适用于高压环境的雷电防护电路,它包括P型场效应管MOS1、P型场效应管MOS2、N型场效应管MOS3、N型场效应管MOS4、稳压二极管D1和电阻R1;所述的P型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与栅极相连且同时连接在VDD上;所述的P型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与栅极相连且同时连接在P型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上;所述的N型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与P型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N型场效应管MOS3栅极与源极相连且同时连接在N型场效应管MOS4的漏极上;所述的N型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连接在源极上且同时接地;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在N型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上,正极连接在VDD上,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P型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上串联有稳压二极管D2。
所述的电阻R1的阻值为7000欧姆。
所述的P型场效应管MOS1、P型场效应管MOS2、N型场效应管MOS3和N型场效应管MOS4衬底均与其的源级相连接。
在本发明中,电阻R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设备的IO端口和内部电路之间,且与内部电路连接的一端同时连接在P型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上。当雷电从IO端口进入时,电阻R1起限流作用。P型场效应管MOS1、P型场效应管MOS2、N型场效应管MOS3、N型场效应管MOS4、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分别提供多条雷电泄放通路讲雷电泄放掉。由于P型场效应管MOS1和P型场效应管MOS2串联,N型场效应管MOS3和N型场效应管MOS4串联,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串联,使得该电路的抗压能力增强,使其适用于高压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2、本发明的电路提供多条雷电泄放电路,有效的讲雷电泄放掉,使其具有良好的防雷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适用于高压环境的雷电防护电路,它包括P型场效应管MOS1、P型场效应管MOS2、N型场效应管MOS3、N型场效应管MOS4、稳压二极管D1和电阻R1;所述的P型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与栅极相连且同时连接在VDD上;所述的P型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与栅极相连且同时连接在P型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上;所述的N型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与P型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N型场效应管MOS3栅极与源极相连且同时连接在N型场效应管MOS4的漏极上;所述的N型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连接在源极上且同时接地;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在N型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上,正极连接在VDD上,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P型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相连。
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上串联有稳压二极管D2。
所述的电阻R1的阻值为7000欧姆。
所述的P型场效应管MOS1、P型场效应管MOS2、N型场效应管MOS3和N型场效应管MOS4衬底均与其的源级相连接。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