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保健红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1044.X 申请日: 2013-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3190492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0
发明(设计)人: 韩震 申请(专利权)人: 余姚市四窗岩茶叶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球形 保健 红茶 加工 方法 及其 产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为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球形保健红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属于茶叶加工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一种完全不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高达180-400mg/g,根据赵霖等人《绿茶等各类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及其营养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茶多酚类化合物总量以绿茶样品中最高,平均值达205.89mg/g,是红茶8.52mg/g的24倍,这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老年人、有胃病的人不太适宜喝绿茶。而红茶则相反,适宜老年人和有胃病的人饮用,尤其在冬季适宜替代绿茶饮用,红茶在国内市场的消费逐渐兴起。但以传通的发酵工序制作的条形红茶外形比较松散,因茶鲜叶充分氧化反应,使红茶中茶多酚含量较低,并形成了条索状、色泽乌润,滋味浓厚、汤色红艳、香气高爽的品质特点,因国内饮茶习惯为喝清茶,不加入任何其他物质,所以,红茶的滋味浓强而不醇和饱满、色泽乌黑而不金黄明亮,制约了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不符合国内饮茶的习惯和消费者对茶叶审美观点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红茶在加工过程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球形保健红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在有效控制红茶发酵的同时,使茶叶的外形更加紧结,可以达到改善红茶浓强的滋味,使口味更趋向于醇和饱满,同时创造出颗粒圆润,表面光滑,色泽金黄的外形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形保健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加工工序为:采摘→摊青→摇青→晾青→揉捻→初次摊晾→初炒→摊晾回潮→再次摊晾→复炒→摊晾回潮→干燥→包装,还包括初包转色工序和复包定色工序,所述初包转色工序在揉捻工序和初次摊晾工序之间,所述复包定色工序在摊晾回潮工序和再次摊晾工序之间;

所述初包转色工序具体为:使用边长50-100cm正方白布茶巾,将揉捻后的茶鲜叶放入茶巾中,每次投入量1-5斤,用手将四个角头抖起、束紧,旋转成圆球状,用力揉紧茶巾,感觉不能再紧为止,扎口静置定型1-3小时,将茶团解散;

所述复包定色工序具体为:使用边长50-100cm正方白布茶巾,将摊晾回潮后的茶鲜叶放入茶巾中,每次投入量3-6斤,用手将四个角头抖起、束紧,旋转成圆球状,揉紧茶巾,感觉不能再紧为止,扎口静置定型1-3小时,将茶团解散;

在复炒工序中加入含脱氧野尻霉素的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在桑叶提取物中的含量为10%-50%,脱氧野尻霉素加入量为茶叶投叶量的0.1-1%。

在初包转色工序中:使用边长75cm正方白布茶巾,将揉捻后的茶鲜叶放入茶巾中,每次投入量3斤;在复包定色工序中:使用边长75cm正方白布茶巾,将摊晾回潮后的茶鲜叶放入茶巾中,每次投入量4斤。

所述正方白布茶巾在每次使用后、下次使用前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处理,连续使用20次后重新更换。

在复炒工序中加入含脱氧野尻霉素的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在桑叶提取物中的含量为20%,脱氧野尻霉素加入量为茶叶投叶量的0.5%。

所述采摘工序为:平面采摘茶园有5个/m2-15个/m2茶芽,立体采摘茶园5%茶芽符合1芽2叶为主指标时,即可开采。采时以双指捏芽叶使其弯曲、自然断裂为准。杜绝掐、捋、抓等不正确采法;不采残、破、碎、虫、冻伤叶和无芽叶,鲜叶还应做到长短大小匀齐一致;鲜叶宜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细孔竹篓、食品级塑料篓盛放,不得用编织袋或密闭的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不得挤压,避免阳光直射。

所述揉捻工序为:使用30型揉捻机,将摇青叶摊凉后,装入30型揉捻机的揉捻桶内,适当加压揉捻4-5分钟,在桶内将茶叶解块,再加压揉捻4-5分钟,下桶初次摊凉。

所述初炒工序为:使用双锅曲毫机炒干机,温度设定为100℃-120℃,投叶量控制在1-5斤,时间控制在10min-15min,技术要求初步蟠曲、稍触手感,茶叶含水量30%-40%。

所述复炒工序为:使用双锅曲毫机炒干机,温度控制在90℃-110℃,投叶量控制在4-8斤,炒制时间控制在5min-20min,炒至有刺手感,技术要求茶叶蟠曲成球、含水量在15%-20%。

使用旋转烘培提香机,先进行第一道足火,温度在90-100℃,烘至八、九成干后摊晾,摊晾2-4小时,再进行第二道足火,火温控制在80-60℃,手捻成粉即可。

一种球形保健红茶的加工方法所制作的一种产品,所述产品中的茶多酚的含量为70-110mg/g。

所述产品中的茶多酚的含量为80.52mg/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四窗岩茶叶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四窗岩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0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