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息发送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50775.2 | 申请日: | 2013-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宁;李棽;刘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W4/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息 发送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服务)是一种运营商提供的消息传递服务,该服务通过运营商网络传递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消息。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另外一种通过互联网传递消息的方式,使得消息既可以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发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发送。
由于两种消息发送方式的发送途径不同,导致两种消息发送方式的收费方式一般也各不相同。具体来讲,通过运营商网络发送消息的方式按照所发送消息的条数进行收费,每条消息的内容大小通常为160个字节,不足160个字节的按照一条消息收费,多于160个字节的消息将被拆分成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消息进行发送;而通过互联网发送消息的方式按照所发送消息占用流量的多少进行收费,消息占用流量和消息的内容大小成正比。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背景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两种消息发送方式的收费方式的不同,如何根据当前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收费更低的消息的发送方式就成为一个问题。比如,运营商提供的一种包月套餐,包括200条信息和30M流量,即用户每个月发送消息的条数限额为200条,消息发送所占用的流量限额为30M,当套餐内的流量使用值已经达到流量限额30M,而消息发送的条数还没有达到套餐内的条数限额200条时,如果再通过互联网发送消息就会使得产生的费用更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消息发送方式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用户费用支出增加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式选择方法及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对应于第一网络的第一使用值和第一使用限额,所述第一使用限额为分配给用户对所述第一网络的使用上限;
检测所述第一使用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使用限额;
若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使用值小于所述第一使用限额,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消息;
若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使用值不小于所述第一使用限额,则获取对应于第二网络的第二使用值和第二使用限额,所述第二使用限额为分配给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网络的使用上限;
检测所述第二使用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使用限额;
若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二使用值小于所述第二使用限额,则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发送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消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时的第一占用值;
判断所述第一使用值和所述第一占用值之和是否小于所述第一使用限额;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使用值和所述第一占用值之和小于所述第一使用限额,则执行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消息的步骤;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使用值和所述第一占用值之和不小于所述第一使用限额,则执行所述获取对应于第二网络的第二使用值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发送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消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发送时的第二占用值;
判断所述第二使用值和所述第二占用值之和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使用限额;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使用值和所述第二占用值之和小于所述第二使用限额,则执行所述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发送消息的步骤;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使用值和所述第二占用值之和不小于所述第二使用限额,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所述第二使用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使用限额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二使用值不小于所述第二使用限额,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分别获取对应于第一网络的第一使用值和对应于第二网络的第二使用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允许接入第三网络,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三网络没有使用上限;
若判断结果为允许接入所述第三网络,则通过所述第三网络发送消息;
若判断结果为不允许接入所述第三网络,则执行所述获取对应于第一网络的第一使用值的步骤。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应于第一网络的第一使用值和第一使用限额,所述第一使用限额为分配给用户对所述第一网络的使用上限;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第一使用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使用限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0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