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酮的肟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50573.8 | 申请日: | 2013-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罗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49/04 | 分类号: | C07C249/04;C07C251/44 |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 代理人: | 龚正初 |
| 地址: | 414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酮的肟化方法。尤其是环己酮、丙酮、丁酮分别肟化生产环己酮肟、丙酮肟、丁酮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己内酰胺是生产锦纶纤维和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而环己酮肟的制备是生产己内酰胺的关键步骤。目前,制备环己酮肟的方法主要有拉西法、NO催化还原法、磷酸羟胺法、氨肟化法。其中,氨肟化法以其制备方法简单、不副产硫铵的优点,成为近年来己内酰胺装置发展的主流,有关环己酮氨肟化方法的改进研究仍在持续进行。
丙酮肟和丁酮肟主要用于化学除氧剂等。目前工业上的传统生产工艺主要有盐酸羟胺法、硫酸羟胺法和亚硝酸钠法。这三种工艺不仅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设备投资高、存在较严重的腐蚀和污染问题,而且伴生大量低值的盐酸盐或硫酸盐副产品。丙酮肟和丁酮肟生产的新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丙酮或丁酮直接肟化制备丙酮肟或丁酮肟,具有转化率和选择性高、副产物少、对环境友好而又工艺简单的特点,有取代传统工艺的趋势。
中国专利ZL02100227.4公开了一种酮氨肟化反应体系中钛硅分子筛的分离方法。该技术方案中使用外置沉降器来实现钛硅分子筛和反应产物酮肟的连续分离。
中国专利ZL02100228.2公开了一种环己酮氨肟化制备环己酮肟的方法。该技术方案中使用外置沉降器来实现钛硅分子筛和反应产物酮肟的连续分离。
中国专利ZL200510133880.0公开了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的权力要求主要是反应混合物形成循环流,以及反应器上环己酮、氨、双氧水的加入位置方案,未涉及反应物料与催化剂的分离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CN200810227656.1公布了一种酮或醛的氨肟化反应。采用的是反应浆液经旋液分离器和无机膜或金属烧结管进行多级液-固分离,该专利中旋液分离器和无机膜或金属烧结管等均为反应器外部过滤元件,且均设置在循环泵后。
中国专利ZL201020046146.7公开了一种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器。该专利的核心是通过装设在氨肟化反应器内部的膜过滤器,完成滤液与催化剂的分离。
中国专利ZL201120054873.2公开了一种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催化剂分离装置。该技术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反应器内置和外置过滤器串联二级分步过滤,内置过滤器的滤液直接送入外置过滤器进行进一步过滤,外置过滤器膜管孔径比内置过滤器的膜管孔径小。
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209393.3公开了生产环己酮肟的氨肟化反应器,权利要求主要是反应器内部的结构,包括内部的过滤系统、液氨蒸发盘管、环形分配器、柱状引流管等。
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016278.9公开了一种环己酮氨肟化制备环己酮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反应物外循环取热方式控制反应温度,反应产物与钛硅分子筛在过滤器中分离。该方案也是通过在循环泵后设置外置过滤器,完成滤液与催化剂的分离。
中国专利ZL201220142109.5公开了一种外置无机膜氨肟化催化反应分离装置,反应物料在反应罐、供料泵、外置无机膜错流过滤器、混合器之间进行大循环,其中一部分物料在供料管道、循环泵、外置无机膜错流过滤器、小循环管道等构成的闭路中进行小循环。该方案也是通过在循环泵后设置外置过滤器,完成滤液与催化剂的分离,且未涉及移除反应热的方案。
中国专利ZL201220294588.2涉及一种环己酮氨肟化催化剂动态分离装置。该技术方案通过动态分离器罐体中的碟片膜过滤元件来实现催化剂与料液的分离,该方案也是通过在循环泵后设置动态分离器,完成滤液与催化剂的分离,且未涉及移除反应热的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328123.9涉及一种制备环己酮肟的反应系统催化剂过滤分离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反应系统催化剂过滤分离是采用催化剂预分离器和催化剂精密过滤器两个步骤相结合连续完成全部分离过程。该方案将催化剂预分离器设置在循环泵后,且未涉及移除反应热的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CN200410018607.9涉及一种丙酮或丁酮氧化生产丙酮肟或丁酮肟的工艺。主要侧重于对反应参数的描述,未包含具体的工艺描述。
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374542.1涉及一种制备丙酮肟的装置,包括冷凝器、整体反应器、外循环泵。其中整体反应器为塔形反应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229701.4涉及一种制备丙酮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丙酮和氨在溶剂、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存在下接触。权利要求主要是对溶剂、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0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