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抑焦、除焦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9951.0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C10L10/00;C10L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焦、除焦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并清除燃煤锅炉焦块的锅炉抑焦、除焦剂。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在燃煤燃烧过程中,煤中的矿物质形成了煤灰。燃煤锅炉由于燃烧温度高、灰熔点低,熔融和半熔融状态的煤灰通常会以结焦、沾污的形式沉积、粘结在锅炉受热面上。而结焦一旦形成,会引起过、再热汽温升高,结焦会使锅炉出力降低,严重时造成被迫停炉并缩短锅炉设备的使用寿命;结焦易成灰渣大块,使捞渣机、碎渣机运输困难,严重时使渣沟受堵,只能降负荷运行;低负荷会因掉大块焦而引起燃烧不稳甚至熄火;结焦若熔合成大块时,因重力从上部落下,导致砸坏冷灰斗水冷壁;若造成水冷壁全部结焦时,只有停炉进行人工清焦,直接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化学除焦剂是工业上常用的方法,目前化学除焦剂主要有固态型和液态型两大类。固态型除焦剂添加量一般在燃煤量的千分之五以上,成本较高。液态型除焦剂添加量小,成本较低,喷入炉膛后无死角等优点;综合目前除焦剂专利分析,目前除焦剂除焦效果较好,抑焦效果不明显。
煤灰成分的构成是影响煤灰熔融特性,造成锅炉严重结渣、沾污的根本因素。研制一种可直接从根本上改变煤灰结渣、沾污特性的锅炉抑焦、除焦剂是燃煤锅炉行业所急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灰熔点、成本低、抑焦、除焦效果好的锅炉抑焦、除焦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锅炉抑焦、除焦剂,所述的锅炉抑焦、除焦剂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膨化剂5~15,高温滞留剂0.1~5,氧化剂1~5,余量为水。
可选的,所述除焦剂的各组分的百分比为:膨化剂8~12,高温滞留剂0.5~2,氧化剂1~3,余量为水。
可选的,所述的膨化剂包括硝酸铜,硝酸钾,硝酸镁,硝酸铵,硝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的高温滞留剂包括硼酸、硼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双氧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膨化剂硝酸盐能渗透至焦内部,在焦块内部释放氧气,促进焦块内部积碳层燃烧,同时促进焦块疏松;高温滞留剂能够较长时间滞留炉内,一方面阻止结焦的形成,另一方面,能吸附在炉壁上渗入焦层,使结焦逐渐疏松脱落;低熔点煤灰中主要由氧化亚铁、二氧化硅等组成,而氧化亚铁与二氧化硅容易形成熔点很低的共晶体,会使灰的熔点降低100至150℃,而本发明只需添加较少量的氧化剂,就能氧化煤灰中的氧化亚铁,形成高熔点的三氧化二铁,直接提高燃烧产物熔点,改善固体颗粒的结晶过程,有效缓解燃料燃烧过程中,熔融的燃烧产物在炉膛、受热面的结焦、沾污。
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1、用药量少,抑焦、除焦剂用量仅为燃煤质量的十万分之一;2、使用方便,无需对锅炉进行任何改造,使用时将该锅炉抑焦、除焦剂通过专用加药设备,利用压缩空气从锅炉看火孔喷入炉膛即可;3、能同时达到除焦、抑焦效果;4、安全经济,本除焦剂无毒、无腐蚀,原料价廉易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阐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在此结合具体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显然,所列举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显而易见地得出的其他技术方案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氧化剂1,膨化剂15,高温滞留剂2,水82。
该产品在某300MW亚临界电站锅炉上试用两个月,锅炉各看火孔结焦厚度低于30cm,灰熔点提高50℃,试验期间掉大焦块一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氧化剂2,膨化剂10,高温滞留剂5,水83。
该产品在某300MW亚临界电站锅炉上试用两个月,锅炉各看火孔结焦厚度低于25cm,灰熔点提高100℃,未出现掉大焦块现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氧化剂3,膨化剂8,高温滞留剂5,水84。
该产品在某300MW亚临界电站锅炉上试用两个月,锅炉各看火孔结焦厚度低于25cm,灰熔点提高80℃,未出现掉大焦块现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氧化剂4,膨化剂10,高温滞留剂4,水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9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