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槽车卸车前预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9264.9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石桂华;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新奥华油燃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2 | 分类号: | F17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槽车 卸车 预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存储领域,尤其是一种LNG槽车卸车前预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预冷流程为:打开自增压系统气相控制阀;2、打开卸车台自增压液相控制阀;3、打开槽车自增压液相控制阀到10~15度,给槽车增压,待压力增至0.5~0.6 MPa时,打开卸车台自增压气相与BOG系统第一连通阀、第二道连通阀,打开卸车台自增压气相与进液管道连通阀、BOG与进液管道联通阀,确认打开储罐进液第一道控制阀,给进液管道预冷;4、槽车压力下降至0.3~0.4MPa时,加大槽车自增压液相控制阀开度至60~90°,直到完全打开。5、预冷35~45分钟后进液管道外壁才开始结霜,预冷结束。
LNG卸车前需要给进液管道预冷,改进前首先打通卸车台自增压系统给槽车增压,卸车台气化器气化能力为200标准立方米/小时,加上槽车内气相空间较小大约1~2方,需要预冷的管道较长,所用的管道为DN50管道,198米,预冷需要大量的BOG,用卸车台气化产生的BOG数量有限,与BOG没有形成对流,预冷速度慢、不彻底,并且存在盲区(盲区为:进液单向阀到卸车台进液控制阀之间)。如果预冷不彻底,由于温差太大,严重的热胀冷缩使管道变形,脱离支墩,甚至造成管道爆裂,酿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传统的预冷方法存在预冷时间过长、存在盲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LNG槽车卸车前预冷的方法,能够很好的预冷管网,不但预冷速度快,而且预冷彻底,无盲区。
所述的一种LNG槽车卸车前预冷的方法,其特征是:打开储罐进液第一道控制阀,打开卸车台自增压气相与进液管道连通阀,打开卸液储罐第二道上进液控制阀至25~35°预冷进液管道,4~6分钟后开卸液储罐第二道上进液控制阀至55~65°,再过4~6分钟全部打开卸液储罐第二道上进液控制阀→打开自增压系统气相控制阀、槽车自增压气相控制阀、槽车气相第一控制阀→打开卸车台自增压液相控制阀→打开槽车自增压液相控制阀到10~20°,给槽车增压,待压力增至0.5~0.6MPa时,打开卸车台自增压气相与BOG系统第一连通阀,打开卸车台自增压气相与进液管道连通阀→槽车压力下降至0.3~0.4MPa时,加大槽车自增压液相控制阀开度至60~90度,4~5分钟后完全打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很好的预冷管网,不但预冷速度快,而且预冷彻底,无盲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LNG槽车卸车前预冷管网示意图。
其中,1.槽车出液控制阀;2.槽车自增压气相控制阀;3.槽车自增压液相控制阀;4.卸车台自增压气相控制阀;5.卸车台自增压液相控制阀;6.卸车台进液第一控制阀;7.储罐左管路上进液控制阀;8.储罐下进液控制阀;9.储罐右管路上进液控制阀;10.储罐进液总控制阀;11.BOG系统与进液管道联通阀;12.卸车台气相与BOG系统第一道联通阀;13.卸车台气相与BOG系统第二联通阀;14.卸车台进液第一放散阀;15.卸车台自增压液相管道放散阀;16.槽车气相管道放散阀;17.进液管道单向阀;18.槽车气相第一控制阀;19.BOG与进液管道联通阀;20.LNG槽车;21.储罐;22.BOG汽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可知,LNG槽车20的三个管路分别连接出液管路、气相管路和自增压液相管路;其中,出液管路连接出液阀1后通过法兰连接软管接至管网,软管后端依次连接卸车台进液第一放散阀14、卸车台进液第一控制阀6、进液管道单向阀17、储罐进液总控制阀10、储罐左管路上进液控制阀7连接到储罐21上;气相管路连接LNG槽车20上的槽车气相管道放散阀16连接槽车自增压气相控制阀2后通过法兰连接软管接至管网,软管后端连接卸车台自增压气相控制阀4后连接三通,三通的一端输出与BOG汽化器22相连,另外一端输出依次连接卸车台气相与BOG系统第一道联通阀12、卸车台气相与BOG系统第二联通阀13及储罐右管路上进液控制阀9与储罐21相连;自增压液相管路连接槽车自增压液相控制阀3后通过法兰连接软管接至管网,软管后端依次连接卸车台自增压液相管道放散阀15及卸车台自增压液相控制阀5后连接至BOG汽化器22;其中,在卸车台气相与BOG系统第二联通阀13管路的前侧设置管路连接BOG与进液管道联通阀19后连接至进液管道单向阀17的前侧,同时,在在卸车台气相与BOG系统第二联通阀13的后侧设置管路连接BOG系统与进液管道联通阀11后连接至进液管道单向阀17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新奥华油燃气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新奥华油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9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