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正极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8362.0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付娟妮;叶文远;吴昊天;孙怡;郑黎梨;庄佩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萃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C01B25/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黄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正极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蓄电池,尤其是一种蓄电池正极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以优异的性能在这类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逐步向其他产品应用领域发展。1992年Sony成功开发锂离子电池。它的实用化,使人们的行动电话、笔记本、计算器等携带型电子设备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索尼公司发明的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在Li-ion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
在正极材料中,LiCoO2是唯一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LiCoO2价格高,含有战略性元素Co,不但比容量低,而且污染大,安全性能差。LiFePO4原材料丰富、结构稳定、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电池正极材料。但是其也有缺点,如:电导率低,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正极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通式为LiFe1-15xYxPO4。其中,x大于0,且小于等于0.03。
一种蓄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锂源、铁源和磷源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碳源,其中锂源、铁源和磷源中锂元素、铁元素和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2x∶1;碳源的加入量为以上三种物质总量的10-20%;
2)将元素钇掺入到混合粉料中,其中掺入的钇元素来自氧化钇,摩尔质量为(30~100x);使用湿法处理所述混合粉料获得湿料,并使所述湿料的pH值和粒径达到一定要求,利用有机酸将所述湿料的pH值调节到7.5~10.5,湿料的平均中值粒径为3~10μm;
3)将所述湿料烘干、烧结、粉碎,得到目标产品。
其中,所述的锂源包括醋酸锂、硝酸锂、氢氧化锂、氧化锂、过氧化锂、卤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铁源包括硝酸铁、氯化铁、醋酸铁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磷源包括五氧化二磷、磷酸、硫酸铵、硫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碳源包括合成糊精、淀粉、纤维素、葡萄糖、蔗糖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步骤2)使用离子注入机将杂元素钇掺入到混合粉料中。
其中,步骤3)烘干温度不超过110℃,并将烘干的粉料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采为2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用1~2小时从室温升到400~550℃,恒温3~6小时;第二段用2~3小时升温到750~900℃,再恒温2~4小时,然后降到室温。再将烧结得到的颗粒料粉碎分级,过筛后得到目标产品。LiFe1-15xYxPO4。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正极材料。LiFe1-15xYxPO4,0<X≤0.03,通过采用湿法与高温烧结的方式,原材料混合均匀,成品匀一性好;在掺杂方式上,使用了具有更易控、更高效的离子注入机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节约成本又易于控制;采用一次性分段烧结的方式,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和操作,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将钇元素部分替代铁元素,得到电化学性能更优异的磷酸铁锂材料,改善电导率和大倍率放电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电导率和低温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锂源,铁源和磷源按按摩尔比为1∶1∶1混合,再加入20%摩尔量的碳源,
2)使用离子注入机将杂元素钇掺入到混合粉料中,其中掺入的钇元素来自氧化钇,;使用湿法处理所述混合粉料获得湿料,利用有机酸将所述湿料的pH值调节到9.5,湿料的平均中值粒径为3~10μm;
3)将所述湿料烘干,其中烘干温度不超过110℃,并将烘干的粉料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采为2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用2小时从室温升到500℃,恒温4小时;第二段用2小时升温到800℃,再恒温3小时,然后降到室温。再将烧结得到的颗粒料粉碎分级,过筛后得到目标产品。LiFe1-15xYxPO4,钇掺杂在铁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萃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萃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8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