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安全绝缘梯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7719.3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家;李辉;袁胜;闫兴华;许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10 | 分类号: | E06C1/10;E06C7/48;E06C7/42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安全 绝缘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检修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绝缘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检修施工需要在梯子上作业时,工作人员在攀爬的时候由于身体的晃动造成梯子的稳定性大大减小,严重时会导致梯子斜滑、侧倒,致使攀爬人员从梯头坠落,后果不堪设想。当梯子发生斜滑、侧倒时主要原因是由于梯子的上头是平面的,而杆面是圆的,当平面遇到圆面时摩擦力会很小,攀爬人员上梯时的晃动让梯子也跟随着晃动致使梯子侧倒;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梯子下头与地面的受力面积小,梯子发生晃动时,梯子下方两侧没有支撑。攀爬人员在梯子的最上头进行作业时,重量主要集中在梯子上头,下方扶梯人员力气再大也无法控制住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不易发生斜滑、侧倒的新型安全绝缘梯。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梯本体,所述梯本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敞口式抱杆和固定带。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所述梯本体的底端设置有三角架;所述的梯本体与三角架活动连接。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安全绝缘梯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 组装
将分开的梯本体、固定架运输到工作场地,用螺栓将固定架固定在梯本体的顶端,此时固定架与梯本体垂直;
第二步 安装
将梯本体竖起,将敞口式抱杆对着电杆,使敞口式抱杆与电杆靠拢,然后将固定带环绕电杆后固定,工作人员上下操作;
第三步 拆装
工作完毕,将固定带松开,搬动梯本体使敞口式抱杆离开电杆,然后松开螺栓将固定架与梯本体分离,梯本体、固定架装车运走。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安全绝缘梯使用时,将分开的梯本体、固定架运输到工作场地,用螺栓将固定架固定在梯本体的顶端,此时固定架与梯本体垂直。然后将梯本体竖起,将敞口式抱杆对着电杆,使敞口式抱杆与电杆靠拢,然后将固定带环绕电杆后固定,工作人员上下操作。此时敞口式抱杆与电杆紧密接触,绝缘梯不易发生斜滑、侧倒。而梯本体的底端设置有三角架,增加了绝缘梯与地面的接触,起到支撑作用,稳固性能大大提高。固定架与梯本体活动连接、梯本体与三角架活动连接,在不需要使用固定架与三角架时,将其拆下即可,使用方便,可适应多种场合。工作完毕,将固定带松开,搬动梯本体使敞口式抱杆离开电杆,然后松开螺栓将固定架与梯本体分离,梯本体、固定架装车运走。旧的绝缘梯使用时是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而新型安全绝缘梯安装完毕后,暂无人员扶持工作人员也能在此梯上安全的工作,而且是肯定不会出现问题的,有人扶梯时会更加安全,但是上、下梯子的同时必需遵循《安规》有人扶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安全绝缘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新型安全绝缘梯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新型安全绝缘梯包括梯本体1,梯本体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上设置有敞口式抱杆3和固定带4,梯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三角架5,梯本体1与三角架5活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安全绝缘梯使用时,将分开的梯本体1、固定架2运输到工作场地,用螺栓将固定架2固定在梯本体1的顶端,此时固定架2与梯本体1垂直。然后将梯本体1竖起,将敞口式抱杆3对着电杆,使敞口式抱杆3与电杆靠拢,然后将固定带4环绕电杆后固定,工作人员上下操作。此时敞口式抱杆3与电杆紧密接触,绝缘梯不易发生斜滑、侧倒。而梯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三角架5,增加了绝缘梯与地面的接触,起到支撑作用,稳固性能大大提高。固定架2与梯本体1活动连接、梯本体1与三角架5活动连接,在不需要使用固定架2与三角架5时,将其拆下即可,使用方便,可适应多种场合。工作完毕,将固定带4松开,搬动梯本体1使敞口式抱杆3离开电杆,然后松开螺栓将固定架2与梯本体1分离,梯本体1、固定架2装车运走。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发明新型安全绝缘梯结构相同,就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 下一篇:绿僵菌破坏素合成相关基因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