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微尺度自驱动滴状冷凝功能的新型铝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7598.2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雪峰;陈诚;李娟;张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11/06 | 分类号: | C25D11/06;B05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尺度 驱动 冷凝 功能 新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具有微尺度自驱动滴状冷凝功能的新型铝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铝材表面分布有复数个纳米孔,任一纳米孔顶部环绕分布有复数个纳米突出结构,并且,所述纳米孔在所述纳米突起结构处相互连通,以及所述新型铝材表面还修饰有低表面能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尺度自驱动滴状冷凝功能的新型铝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的平均深度在100 nm以上,所述纳米突出结构直径为20-200 nm,相邻纳米突起结构的间距为20-300 nm。
3. 一种具有微尺度自驱动滴状冷凝功能的新型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取阴极和主要由铝材构成的阳极置于体积百分数浓度为0.1-40%的常温酸性电解液中,形成氧化体系,并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氧化电压,进行氧化反应,所述酸性电解液包括酸与水和/或能够溶解所述酸的醇形成的混合溶液,所述酸包括硫酸、草酸、磷酸、丙二酸或柠檬酸;
(2)在氧化反应开始时,氧化体系内的电流密度控制在2-40 mA/cm2,反应时间控制0 s以上;
(3)以5 V/s-0.5 V/100s的速率使氧化电压上升,直至氧化体系中的电流强度为0.4-5A,维持该电流强度反应0 s以上,使铝材表面形成复数个纳米孔,并使其中任一纳米孔顶部均环绕分布有复数个纳米突出结构,且使各纳米孔在所述纳米突起结构处相互连通;
(4)以低表面能物质对铝材表面进行修饰,使其具有微尺度自驱动滴状冷凝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5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及其顶盖组件
- 下一篇:一种M56×3 高强度螺栓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