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孔煤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7465.5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娟;周岐雄;刘卫娜;耿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10 | 分类号: | C01B31/1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汤洁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孔煤基 活性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中孔煤基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将煤破碎至20目至100目的颗粒状煤,破碎后的颗粒状煤和催化剂按质量比为100:3至100:7称取并混合均匀成反应原料;第二步,把反应原料放置在热解管中,在热解管中持续通入氮气并加热热解管,使热解管中物料的温度达到400℃至600℃,在温度为400℃至600℃下恒温1 h至4h;第三步,继续加热热解管,使热解管中物料的温度达到800℃至1000℃,然后停止向热解管中通入氮气,按每千克反应原料中通入流速为0.7 千克 /h至1.2千克 /h的水蒸汽计向热解管中持续通入水蒸汽,在温度为800℃至1000℃下恒温1 h至5h后得到中孔煤基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孔煤基活性炭,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尿素或硝酸铵或Ni(NO3)2·6H2O或Fe(NO3)3·9H2O。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孔煤基活性炭,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在温度为800℃至1000℃下恒温1 h至5h后,停止向热解管中通入水蒸汽,同时向热解管中持续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中孔煤基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孔煤基活性炭,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或/和第三步中热解管的加热速率为5℃/min至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中孔煤基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氮气的流速为100mL/min至400mL/min;或/和,水蒸汽的温度为250℃至400℃。
6.一种中孔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煤破碎至20目至100目的颗粒状煤,破碎后的颗粒状煤和催化剂按质量比为100:3至100:7称取并混合均匀成反应原料;第二步,把反应原料放置在热解管中,在热解管中持续通入氮气并加热热解管,使热解管中物料的温度达到400℃至600℃,在温度为400℃至600℃下恒温1 h至4h;第三步,继续加热热解管,使热解管中物料的温度达到800℃至1000℃,然后停止向热解管中通入氮气,按每千克反应原料中通入流速为0.7 千克 /h至1.2千克 /h的水蒸汽计向热解管中持续通入水蒸汽,在温度为800℃至1000℃下恒温1 h至5h后得到中孔煤基活性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孔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尿素或硝酸铵或Ni(NO3)2·6H2O或Fe(NO3)3·9H2O。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中孔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在温度为800℃至1000℃下恒温1 h至5h后,停止向热解管中通入水蒸汽,同时向热解管中持续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中孔煤基活性炭。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中孔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或/和第三步中热解管的加热速率为5℃/min至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中孔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氮气的流速为100mL/min至400mL/min;或/和,水蒸汽的温度为250℃至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4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