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终端显示屏高导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6955.3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中;马宇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碳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终端 显示屏 导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材料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各种类型的电子终端,比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手持型导航仪,等等,这些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尺寸反而越来越小。
在技术进步中,有难以回避的散热问题。主要是电子终端的发热量可能越来越大,或者发热点越来越集中。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是所有电子终端生产厂商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在当前的技术中,人们利用具有高导热性能的石墨膜结构来制作电子终端的高导热材料。石墨膜从来源上分,包括天然石墨膜和人造石墨膜两类。其中的天然石墨膜,通常是通过天然石墨为原料,先将其转变为膨胀石墨后,再制作为石墨膜材料,用作于导热目的。其中的人造石墨膜,是采用非石墨类原料,通过化学加工、物理加工等工艺来将其转变为导热用的石墨膜材料。
其中,尤其以人造石墨膜的导热系数更高,柔韧性更强,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但是,当电子终端中的散热位置集中时,如何针对于其中的特定热源位置点提供更有效的散热功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举例来说,在电子终端的显示屏在采用LED灯作为背景光源的情况下,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能良好扩散的话,会使电子终端的壳体局部过热,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终端显示屏高导热结构,利用本发明,能够利用石墨膜散热结构,为电子终端的显示屏提供高导热性能的散热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终端显示屏高导热结构包括:
显示屏,是在其背部具有热源区的显示结构;
中板,是设置在所在终端中的电子器件支撑板;
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是固定在前述显示屏的热源区和前述中板两者之间、闭合连通的高导热石墨膜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包括有如下结构:
高导热石墨膜,是石墨膜片结构;
石墨膜包覆层,是包覆在前述高导热石墨膜周围的保护层;
石墨膜固定层,是涂覆在前述石墨膜包覆层和高导热石墨膜之间的胶粘剂层。
进一步,所述的高导热石墨膜,是通过厚度在1微米到300微米之间的石墨膜实现的。
进一步,在所述的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和显示屏或中板之间设置有胶粘剂层。
进一步,前述的热源区上,分出2-4个分别引向前述中板的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
进一步,在前述已经设置在热源区上的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的外侧,设置有1-4个分别引向前述中板的附加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的侧部,设置有用以包裹前述中板侧部的、向外拓展出的延伸舌体。
进一步,所述的延伸舌体的宽度在0.5-2.5cm之间,长度在0.5-10.0cm之间。
进一步,在前述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和显示屏或中板之间固定区域的外侧,设置有用以使得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与显示屏或中板之间更为紧密的加固扣件,该加固扣件具有固定在前述显示屏或中板上的夹体,以及用以下压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的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电子终端显示屏高导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一种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电子终端显示屏高导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另一种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电子终端显示屏高导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另一种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中连体型石墨膜导热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大多数的电子终端都设置着显示屏作为输出接口。在本发明中,作为典型的实施例,以智能手机为例作为说明。需要指出的是,其它的电子终端,比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仪、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机等终端形式,也都可以应用本发明。
在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中,通常设置有中板结构,它是一个金属材料的板状框架,用以在其上设置各种电子元器件,对整个智能手机的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在前述中板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该显示屏作为举例而非限定,是液晶显示屏。
前述的显示屏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作为举例,在前述显示屏采用了LED灯作为背景光源的情况下,成排设置LED灯的位置处,就是该显示屏的热量集中释放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碳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碳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6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充电站
- 下一篇:一种塑料袋圆角成型封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