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快速自伸长式桥梁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45974.4 | 申请日: | 2013-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何稚;高力;周澄;赵燕;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11/04 | 分类号: | E01D1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快速 伸长 桥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自动伸长式桥梁。
背景技术
考虑到由于地震等作用而导致的山体滑坡,沿山道路断裂,而使救援人员和物资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灾区的情况,本发明可以快速恢复当地交通。目前,快速架桥技术在国内外均有研究,但大部分造价昂贵,需要泥土、水体等外界条件提供支持力,且难以适用于山区路窄、路况差、施工范围小等情况。该设备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架桥方法适用性差,需要支撑不能独立架桥且造价昂贵等缺点,应用范围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山区路窄、路况差、施工范围小等情况下快速架桥,且能够在断裂山路一侧进行作业,降低架桥过程中的难度,同时造价低廉,适于大范围推广的新型快速自伸长式桥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快速自伸长式桥梁,其特征是它包括有一组叠合的倒梯形组合桥单元,其中位于最底层的第一块倒梯形组合桥单元固定于岸边,所述倒梯形组合桥单元的两侧壁上设有倒F形滑槽,该倒F形滑槽中放置有位于该倒梯形组合桥单元上方的另一个倒梯形组合桥单元底部的两根滑杆,所述两根滑杆水平设置,两根滑杆的距离与倒F形滑槽的两道竖向槽间距相适应;每个倒梯形组合单元两侧还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钢索一端,钢索的另一端对应连接至该倒梯形组合单元下方的另一个倒梯形组合单元的两侧。
所述倒梯形组合桥单元展开后相邻的两个单元的连接边上设有相配合的卡扣卡槽结构。
所述倒梯形组合桥单元的中部设有压型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构造结构形式简单,加工方便;设计合理,通过增大受拉区面积提高设备承载力,大大增强了实际应用效果;采用钢索进行牵引,增强实用性的同时提高安全性;在桥身伸长过程中采用常见的汽车、卷扬机为主要动力,无需设计新型动力装置,与传统人力相比便捷高效,极大的缩短了架桥时间,并应用常见槽钢、压型钢板,造价低廉。能在断裂山路一侧进行作业,利用汽车、卷扬机等提供必要动力,在短时间内即可成为一座跨度20米,承载达3吨的简易桥梁的目的,为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提供了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组合桥单元初始状态(以两块桥单元为例)。
图5为组合桥单元架设完成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包括有一组叠合的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其中位于最底层的第一块倒梯形组合桥单元固定于岸边,所述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的两侧壁上设有倒F形滑槽5,该倒F形滑槽5中放置有位于该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上方的另一个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底部的两根滑杆2。所述两根滑杆2水平设置,两根滑杆2的距离与倒F形滑槽5的两道竖向槽间距相适应。每个倒梯形组合单元1两侧还铰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连接钢索8一端,钢索8的另一端对应连接至该倒梯形组合单元下方的另一个倒梯形组合单元的两侧。所述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展开后相邻的两个单元的连接边上设有相配合的卡扣卡槽结构。所述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的中部设有压型钢板6。
本发明首先将呈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叠放在一起,其中的第一块组合桥单元通过压重、锚固等多种措施固定于岸边。利用汽车、卷扬机等为设计滑轮组提供的牵引力,叠放在一起的组合桥单元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被拉出,从而实现了桥体自动伸长,直到搭至对岸。大小不一的两个滑杆2沿着倒F形滑槽5水平槽移动至竖向槽处时下落,从而使两邻的两个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桥面水平。当第二块桥面滑至与第一块桥面平齐时,位于第一块、桥面前端的卡槽4发挥作用,发挥作用,提供足够的抗拉能力和抗剪能力,以此来克服应力集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整个桥梁的安全性。支撑杆3连接钢索8,桥体自动伸长的过程中,位于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上的支撑杆3由于钢索8的牵引自动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保证上部桥单元重心离开下部桥单元时不发生翘曲的同时也避免桥身降落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荷载,竖直状态时还可以充当护栏。
本发明倒梯形组合桥单元1可保障桥梁成为模块化,拼装式结构,运用范围大大提高,其中部为压型钢板6,降低桥梁自重,初始状态下滑杆2位于倒F形滑槽5的水平槽中。也可在倒F形滑槽第一个入口处设置转片,形成保险装置,保证架桥过程更为顺利。
依次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桥梁架设至对岸。
本发明中涉及的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