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45595.5 | 申请日: | 2013-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卢风林;张云波;姜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元基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04 | 分类号: | B01J3/04;B01J3/00;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26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加热 空心 桨叶 反应 | ||
1.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釜筒体,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中心设有水平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若干搅拌桨叶;
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上半部固定有位于其外表面上的上夹套,所述反应釜筒体与所述上夹套之间形成上腔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筒体的下半部固定有位于其内表面上的下筒体,所述反应釜筒体位于所述下筒体以上的部分为上筒体,所述反应釜筒体位于所述下筒体以下的部分为下夹套,所述下筒体与所述下夹套之间形成下腔体;
所述下夹套上开有与所述下腔体相连通的进油口,所述反应釜筒体上开有连通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腔体开孔,所述上夹套上开有与所述上腔体相连通的出油口;
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其一端为进油端,另一端为出油端;
所述搅拌桨叶为空心桨叶,所述空心轴与所述空心桨叶之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内固定有中心隔板,所述中心隔板将所述空心轴的内腔分为热油腔、冷油腔,所述热油腔与所述进油端连通;
相邻两个所述的空心桨叶之间以所述中心隔板为中心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的空心桨叶上均开有与所述热油腔相连通的进油孔、与所述冷油腔相连通的出油孔;
在所述空心轴内设有若干半圆挡板,相邻两个所述的半圆挡板以所述中心隔板为中心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隔两个所述的空心桨叶设置一个所述的半圆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桨叶呈楔形,所述空心桨叶的末端固定有螺旋刮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桨叶内设有多个起导流作用的弧形导流板,还设有多根起支撑作用的支撑管。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内设有与其适配的多个夹套隔板,多个所述的夹套隔板将所述上腔体分为多个独立的油室,所述油室与所述进油口一一对应,所述油室与所述出油口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油室内均开有所述的腔体开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内设有多个与其适配的圆弧筋板,所述圆弧筋板上开有若干开孔;
相邻两个所述圆弧筋板之间的间距为20~5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筒体的端部固定有外压椭圆封头,所述反应釜筒体端部的平盖上固定有端盖筒体,所述外压椭圆封头固定于所述端盖筒体内,所述平盖上还固定有穿过所述外压椭圆封头的密封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椭圆封头与所述密封套之间固定有外筋板,所述外压椭圆封头与所述平盖之间固定有内筋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油加热空心桨叶承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套的底端设有排污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元基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元基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5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热式焊锡机
- 下一篇:从电子垃圾回收贵金属和贱金属的可持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