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45277.9 | 申请日: | 2013-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曲景田;曹军伟;李林锋;杨顺银;聂小林;涂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李雪芳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对称 径向 多级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流动介质(气体和液体,也可以是悬浮颗粒与气体或液体的混合物)从叶片转轴根部(进口)进入,介质依靠高速转动叶片获得离心力,产生一个高压,从泄压口(出口)流出的介质输送设备。多级离心泵是将具有同样功能的两个以上的泵集合在一起,流体通道结构上,表现在第一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二级的进口相通,第二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三级的进口相通,如此串联的机构形成了多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的意义在于提高设定压力。
当前,各种场合应用的多级离心泵,使用中都会产生较大的轴向力。因为在叶轮工作时,会在叶轮上产生轴向力,特别是多级离心泵的叶轮个数越多,其轴向力产生的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轴向力自平衡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包括外壳体和芯包组件;所述芯包组件包括泵轴和内壳体,以及设置在内壳体内的两个叶轮组件,每个叶轮组件均包括套在泵轴上的多个叶轮和多个导叶;两个叶轮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背靠背的布置在泵的吸入侧和吐出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外筒体、前泵盖、后泵盖和尾盖,前泵盖和后泵盖均密封固定安装于外筒体的两端;尾盖与后泵盖固连;所述前泵盖上一体化设置有第一轴承体托架;所述尾盖上一体化设置有第二轴承体托架。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泵轴通过两个轴承体安装于外壳体内;所述轴承体为一自润滑轴承体或强制润滑轴承体;所述自润滑轴承体包括轴瓦和一组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强制润滑轴承体包括轴瓦和一组瓦块式推力轴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依次连通的首级中段、第一中段、中间导流体、反向导流体、第二中段和末级中段,末级中段与中间导流体相通,中间导流体与离心泵的吐出室相通。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末级中段上设置有抽头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泵轴上设置有中间导流体衬套和平衡衬套,所述中间导流体衬套与中间导流体固连,所述平衡衬套与外筒体固连,所述中间导流体衬套和平衡衬套的内孔内均设置有一迷宫式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芯包组件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一芯包调整垫,所述芯包调整垫为一平垫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末级中段与中间导流体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静密封,两者通过圆柱销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芯包组件通过一个长螺柱和螺母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所述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TDFB系列泵),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泵的吸入侧和吐出侧共有两组叶轮,从叶轮吸入口侧看,两组叶轮的旋转方向互为相反,背靠背布置,如此可以实现轴向力的自平衡。具有结构合理可靠,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石油、石油化工、化工、电力、冶炼等行业。
2.吸入侧前泵盖、尾盖与轴承体托架为一体化设计,如此设置可以减小轴向尺寸,使结构紧凑。
3.轴承体为中开式、整圆连接结构;可以采用自润滑,也可采用强制润滑,便于安装和使用。
4.內壳体中的首级中段带抽头结构,可以进行自冲洗或者作为其他泵的吸入口。
5.中间导流体衬套和平衡衬套内孔设计成迷宫式结构,效果更好。
6.芯包调整垫设计为一平垫片,并设计有用于较高温度工况的膨胀间隙;于现有技术中的牒簧或者缠绕垫相比,结构更加简单、效果更好。
7.末级中段与中间导流体的静密封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两者通过圆柱销防止相对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螺栓连接,可以更好的满足泵运行时的结构受力要求。
8.采用加长的长螺柱和螺母将芯包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即长螺柱穿过末级中段和中间导流体联接,如此可便于芯包组件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图;
图2为自润滑轴承体结构图;
图3为强制润滑轴承体结构图;
图4为平衡衬套内孔的迷宫式结构图;
图中:泵轴1、轴承体2、前泵盖3、首级中段4、首级叶轮5、首级导叶6、第一中段7、次级叶轮8、末级导叶9、中间导流体10、中间导流体衬套11、反向导流体12、芯包调整垫13、后泵盖14、尾盖15、平衡衬套16、第二中段17、末级中段18、外筒体19、长螺柱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