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45175.7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阿德周·波特;周列伏·M·J·诺得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案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边框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发展,各式显示装置不断推陈出新,并广泛应用于电子装置中。在显示装置中,背光模块用以提供光线。当光线穿越面板后,会呈现出一画面。框架则用以组装背光模块及面板。
为了组装背光模块及面板,会采用塑胶壳来承载背光模块,并以双面粘合膜粘合背光模块及面板。然而,塑胶壳与双面粘合膜将形成一边框。边框会遮蔽视觉路径。从显示装置的垂直角度观看时,一些邻近于显示主动区的光学工件与组装元件可以避免被看到。根据实际的状况,边框已经成为显示装置发展的一项瓶颈,需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发明内容
本案系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其利用设置于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的一上框架,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可以缩小。
根据本案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块及一面板。背光模块包括一下框架、一导光板、一光学膜片结构及一上框架。导光板设置于下框架之上。光学膜片结构设置于导光板之上。上框架覆盖光学膜片结构的边周缘,并覆盖下框架的侧边。面板设置于上框架之上。
本发明利用设置于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的一上框架,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可以缩小。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3绘示图2的显示装置沿截面线3-3的剖面图。
100:显示装置
110:背光模块
111:下框架
1113:第三板
1114:第四板
112:反射片
113:导光板
113a:侧表面
114:光学膜片结构
115:上框架
1151:第一板
1152:第二板
120:面板
130:第一偏光片
140:第二偏光片
150:双面粘合片
D1、D2:厚度
L:视觉路径
S:容置空间
W1、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系提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利用设置于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的一上框架,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可以缩小。然而,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图式系省略部份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请参照图1,其绘示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包括一背光模块110及一面板120。背光模块110用以提供一光线,例如是一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一发光二极管模块(Light-Emitting Diode module,LED module)。光线穿越面板120后将形成一影像。面板120例如是一液晶显示面板。
请参照图2及图3,图2绘示图1的显示装置100的上视图,图3绘示图2的显示装置100沿截面线3-3的剖面图。背光模块110包括一下框架111、一反射片112、一导光板113、一光学膜片结构114及一上框架115。反射片112设置于下框架111之上。导光板112设置于反射片112之上。光学膜片结构114设置于导光板113之上。导光板113设置于反射片112上。光学膜片结构114设置于导光板113上。导光板113用以导引由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片112用以将光线向上反射。光学膜片结构114用以散射或均匀化由导光板113射出的光线。
下框架111用以承载反射片112、导光板113及光学膜片结构114。下框架11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塑胶,例如是铜(Cu)、铝(Al)、钢、不锈钢或镁(Magnesium)。上框架115用以覆盖光学膜片结构114的周缘。上框架115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塑胶,例如是铜(Cu)或铝(Al)。上框架115及下框架111形成一容置空间S。反射片112、导光板113及光学膜片结构114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面板120设置于容置空间S之外。
在一实施例中,上框架115及下框架111可以透过卡合结构连接,例如是卡勾或夹具或镕接。镕接的方式例如是雷射镕接(laserwelding)。反射片112、导光板113及光学膜片结构114可以稳固地固定于容置空间S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